



在宠物市场日益火爆的当下。
你是否注意过,其实很多狗狗玩具的设计,灵感都直接来源于儿童玩具?
像我们常见的狗狗咀嚼玩具,其实就源自于儿童的磨牙玩具。
设计师们结合了狗狗的咬合习惯,对儿童磨牙玩具的外观、功能进行调整,成功打造出了既安全、又受欢迎的狗狗咀嚼玩具。
这一成功移植的背后,反映出一个非常实用的选品思路——跨领域移植选品法。
接下来,我会用具体的思路,来教大家如何驾驭这个选品思维。
跨领域移植选品法。
顾名思义,就是将其他品类中的爆品,引入到新的品类中。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先回答2个筛选性问题:
1) 这款产品是否有其他使用场景、人群?
2) 如果这款产品移植到其他类目,它能解决什么痛点?
就拿我们上面提到的——“儿童磨牙玩具”移植到“狗狗咀嚼玩具”为例。
1、婴幼儿及家长→狗狗及饲养人
儿童磨牙玩具的原使用场景是帮助婴幼儿缓解出牙期的牙龈不适,主要面向婴幼儿和其家长这一人群。
因为狗狗在换牙期同样有咀嚼需求,这就为磨牙玩具在宠物领域打开了新的使用场景和目标人群。
2、狗狗在换牙期同样有不适,且其天生具有咀嚼欲望
狗狗在换牙期时,会用牙齿咬东西来缓解不适。
如果没有咀嚼玩具的话,它们就会通过“拆家”的方式来缓解。
所以,狗狗的咀嚼玩具其实解决了两个痛点:
(1)狗狗的换牙期不适。
(2)解决了饲养人因宠物破坏家居带来的困扰和烦恼。
在回答了产品移植的两个核心问题之后,接下来我们需要更深入地评估产品在目标市场的实际可行性。
我们可以引申出3个新的问题:
1) 目标市场的市场体量如何(总&细分)?
2) 竞品的情况如何?是否具有差异化的空间?
3) 消费者是否能接受这类产品转移至其他品类?
依然是以狗狗的咀嚼玩具为例。
1、 宠物玩具的市场体量&咀嚼玩具的市场体量
从Future Market Insights的数据来看,无论是宠物玩具市场,还是咀嚼玩具市场,都有较强的市场潜力。
宠物玩具市场未来十年预计有7.9%的复合年增长率,属于一个成熟行业健康且稳定的增长水平。
且从细分类目来看,咀嚼玩具占据了宠物玩具28%的市场份额,处于主导地位。
综合下来,是可以判定狗狗咀嚼玩具具备一定的市场体量的。
这也就意味着,这个市场不仅能做,而且还能有不错的销量。
2、 竞品分析&寻找差异化突破口
狗狗咀嚼玩具,我们主要分析的材质、外观、功能。
我大概看了一下各平台的销售情况,发现有以下3个趋势:
(1)材质多用耐咀嚼尼龙或天然橡胶
(2)强调玩具材料的安全性、环保性
(3)在玩具设计上,不仅考虑到磨牙性,还考虑到趣味性
在浏览玩具设计的时候,我意识到,目前市面上的咀嚼玩具,多是以人类的审美来设计的。
所以,如果从设计这个点来来切入的话,是不是可以做一款更符合狗狗审美的玩具?
科学研究表明,狗狗是二色视觉动物,只能辨别蓝色、黄色,以及不同深浅的灰色、褐色。
在人眼中鲜艳的红色和绿色,在它们看来只是暗暗的棕色或灰色。
因此,在设计颜色时,与其追求鲜艳,不如制造蓝-黄之间的强烈对比,更能吸引狗狗的注意。
此外,狗狗对声音、触感、气味等感知更加敏感。
因此,可以将狗狗的咀嚼玩具“综合化”,从而提高产品的性价比。
3、 消费者的接受程度
在消费者的购买过程中,往往会涉及五种不同的角色:提倡者、决策者、影响者、购买者以及使用者。
每个角色关注的重点各不相同,却都会对最终的购买决策产生实质性影响。
以狗狗咀嚼玩具为例,虽然最终的使用者是狗狗,但真正掏钱的却是人类。
于是,我们在市面上看到的多数咀嚼玩具,颜色、造型乃至包装设计,都更多迎合了人的审美,而非狗的偏好。
因为只有在人眼中足够好看、值得买,它才有机会进入购物车,最终被狗狗使用。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狗的审美”可以被忽略。
相反,如果能在产品中兼顾使用者的体验,比如更容易激发狗狗咀嚼兴趣的形状与材质,并将这种“狗狗更爱玩”的特点巧妙转化为卖点,也能反过来影响人的购买决策。
跨领域移植选品法,本质来说,就是在别人的成功里寻找灵感,再用新的场景和痛点去重塑它的价值。
只要能找到相似的需求、可移植的产品形态,以及在新市场中的差异化突破口。
就有机会让市场上已有的好产品,换一种方式继续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