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宠物经济这些年火得不行,但是大部分卖家做产品还是围绕功能,比如,营养品、玩具、牵引绳。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另辟蹊径的宠物类独立站,他卖的不是产品,而是“情绪”和“公益”。来看看他是如何做到年入2200万美金的。
截图自官网
2014年,Justin Palmer失去了他的爱犬,于是他在社媒平台Facebook上发了篇悼念文,没想到这个帖子很快就爆了,不少人表示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
截图自官网
之后Palmer在Facebook上发帖:“买一件T恤,拯救一只流浪狗”,并承诺每卖出一件,就给动物收容所捐赠一顿狗粮,这种理念很快收获了用户的广泛支持,短短3个月后,产品月销售额突破10万美元。
为了做成更大的全球性生意,之后Palmer开始搭建独立站,品牌iHeartDogs就此诞生。
与传统宠物电商拼命卷产品功能不同,iHeartDogs的核心壁垒在于其独特的模式:情感价值 + 公益价值 = 无法拒绝的购买理由。
1、一条串起情感与善念的手链
品牌推出的第一款标志性产品,是一条售价19.99美元的串珠手链。22颗珠子,象征着宠物陪伴的美好时光,被定义为 “宠物永恒陪伴的象征”。
截图自官网
但让它真正爆红的,是背后那句沉甸甸的承诺:“每售出一条,为流浪猫狗提供10顿餐食。”
截图自官网
这款手链累计销量超20万条,贡献500万美元销售额。用户买的不是首饰,而是情绪的寄托和道德的满足感。
截图自官网
这种将 "情感价值 + 公益价值" 深度融合的产品,一经上市便迅速引爆市场,成为品牌当之无愧的超级爆款。
2、心理博弈:将“剁手愧疚感”转化为“行善成就感”
iHeartDogs精妙地抓住了现代消费者的心理:人们购物时常常会产生“我是不是又乱花钱了”的愧疚感。
截图自官网
而iHeartDogs通过“购买即公益”的模式,一方面向用户传递品牌的公益决心,另一方面也让用户直观感知“消费的正向结果”——买手链不是单纯购物,而是给流浪狗喂饭、捐物资,把“剁手愧疚感”转化为“参与善举的成就感”,极大提升购买动力与转化率。
截至目前,品牌共筹集超过3450万份餐食,捐赠了超85万条毛毯,提供了超26万件玩具,救援历程达33万英里以上,为服务犬提供超153万美元援助。
iHeartDogs的流量结构非常健康,社交渠道贡献了总流量的53.27%,其中Facebook占比高达80.93%,粉丝数超511万。
它的社媒运营策略,值得所有品牌学习:
内容不为推销,而为连接:其主页极少发布硬广,内容主打 “真实救狗故事 + 用户投稿萌宠日常 + 实用养宠干货” 。
病毒传播的底层逻辑:这些内容天然具有“可爱、温暖、治愈”的属性,极易引发用户的自发分享、点赞和评论,通过共情实现拉新。
信任是转化的前提:用户因为爱而聚集于此,因为认可品牌价值观而产生关注。这种基于情感建立的信任关系,远比因为折扣而来的流量质量高得多,后续的转化率自然也更高。
在狗狗手链畅销的同时,iHeartDogs顺势将产品线拓展到狗狗补充剂、服装配饰、玩具、家居等宠物刚需用品领域。
关键在于,它成功地将爆款模式复制到了所有产品上:
每一件商品,详情页都会明确标注购买后将会向流浪狗捐赠的餐食次数或物资。无论是买营养品还是玩具,用户的每一次消费都能延续那份“行善的成就感”。
截图自官网
这不仅极大地扩充了营收来源,更让“iHeartDogs”从一个卖手链的,升级为一个以公益为内核的宠物生活方式品牌,构建了坚固的品牌护城河。
产品线丰富图源:iHeartDogs
iHeartDogs的突围之道,正是精准锚定了当代人与宠物的深层情感联结。消费者买单的不仅是产品,更是产品所承载的情绪价值与自我人设。
1、挖掘产品背后的深层情绪:你的产品解决了用户什么情感需求?是孤独、是爱、是纪念还是炫耀?学会售卖“感觉”,而不仅是“功能”。
2、构建“利他共赢”的商业模式:思考你的品牌如何为社会创造价值。公益不是成本,而是最强大的品牌加速器和信任状。
3、内容的核心是建立共鸣与信任:别再让社媒账号充满生硬的广告。学学讲故事,分享用户案例,提供真实有用的内容。先交朋友,再做生意。
我们公司专注独立站建站与推广17年,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即可免费领取《独立站运营知识地图》一份,内含201个独立站知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