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亚马逊平台完成品牌备案后,若遭遇跟卖,可通过以下系统化流程进行投诉:
一、投诉前的准备工作
确认品牌备案状态
确保品牌已在亚马逊完成备案(Brand Registry),且备案信息(如商标注册号、品牌名称)准确无误。
收集证据
截图保存跟卖者的Seller Profile、ASIN页面、跟卖时间及价格记录。
若跟卖者使用品牌图片或文案,需保存侵权证据(如盗用商标、版权内容)。
二、分阶段投诉流程
1. 发送警告信(初步警告)
操作步骤:
通过卖家后台的“Contact Seller”功能,向跟卖者发送正式警告信,要求其下架产品。
警告信要点:
声明品牌所有权及备案信息;
提供侵权证据(如ASIN、商标号);
设定整改期限(通常24-48小时)。
注意:避免威胁性语言,保持专业态度。
2. 通过亚马逊后台举报违规(Brand Registry工具)
路径:
卖家后台 > 品牌 > 举报违规行为(Report a Violation)。
关键操作:
选择“商标侵权”或“版权侵权”(根据跟卖行为类型);
填写跟卖者信息、侵权详情及证据;
提交商标注册号(R标)或版权证明(TM标需选择版权选项)。
成功率提升:
强调跟卖行为对品牌声誉和消费者体验的负面影响。
3. Test Buy投诉(针对顽固跟卖)
操作:
购买跟卖商品,收货后对比正品差异(如包装、质量),通过亚马逊后台提交Test Buy订单号及对比证据,投诉“售假”或“商品与描述不符”。
注意:
保留完整开箱视频及订单记录;
投诉时选择“假冒商品(Counterfeit)”类别。
4. 透明计划(Transparency Program)或零计划(Project Zero)
适用条件:
已加入亚马逊透明计划或零计划的品牌商。
作用:
透明计划:通过唯一防伪码阻止未授权商品入库;
零计划:品牌方可直接删除疑似假冒Listing,无需亚马逊审核。
三、投诉后的跟进与升级
监控处理进度
在“举报历史记录”中查看投诉状态,通常1-2个工作日内反馈。
多次投诉
若首次投诉未成功,重复提交并补充新证据(如追加Test Buy订单)。
法律途径
若平台处理无效,可委托律师发起知识产权诉讼(需提供商标注册证书、海关备案记录等)。
四、预防跟卖的长效措施
差异化产品
捆绑销售配件或定制包装,增加跟卖难度。
品牌保护工具
启用Brand Gating(品牌门槛),限制未经授权卖家跟卖。
定期监控Listing
使用第三方工具(如酷鸟卖家助手)实时监控ASIN,及时发现跟卖。
注意事项
避免误操作:投诉时勿勾选自己的Listing,否则可能导致误删。
证据充分性:缺乏实质证据的投诉可能被亚马逊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