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2月,DeepSeek曾因遭受大规模DDoS攻击导致服务器频繁显示繁忙状态,攻击者通过僵尸网络发送海量无效请求,占用服务器资源。
官方随后升级了防御系统(如流量清洗、IP限速),并扩展服务器集群,问题已彻底解决。
高峰期响应延迟超过30秒,部分用户遭遇“服务器繁忙”提示。
攻击主要针对API接口和核心计算节点,影响范围包括网页端和移动端。
1.网络优化
切换网络环境(Wi-Fi/移动数据),使用加速器(如迅游、海豚加速器)优化连接质量。
通过ping api.deepseek.com检测服务器响应速度,排除本地网络问题。
2.缓存与客户端维护
清理浏览器或APP缓存(路径:设置→应用管理→DeepSeek→清除缓存)。
更新客户端至最新版本,避免兼容性问题。
3.错峰使用
避开高峰时段(工作日9:00-18:00),选择凌晨或清晨访问,成功率提升50%以上。
API调用优化
限流与队列:使用Redis或RabbitMQ管理请求队列,控制调用频率(如每秒≤5次)。
批量处理:合并相似请求(如10条文本生成合并为1次API调用)。
缓存机制
部署多级缓存(本地内存+Redis),对重复查询结果缓存1-2小时,减少服务器压力。
备用平台
硅基流动平台、腾讯Cloud Studio等提供DeepSeek-R1模型API,响应更快。
纳米AI助手支持直接切换至DeepSeek联网版,适合紧急需求。
本地部署
通过Ollama或Docker部署开源模型(需NVIDIA显卡),适合技术用户长期使用。
状态监控:关注DeepSeek状态页(如status.deepseek.com)获取实时服务器状态。
反馈渠道:通过官网客服提交问题日志(需包含设备型号、网络类型、错误截图)。
当前服务器繁忙多为临时性负载高峰或本地环境问题,可通过网络优化、错峰使用和缓存机制解决。若问题持续,建议切换备用平台或联系官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