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问题背后,其实是“效果”与“权重”之间的权衡。答案是明确的:分时段设置竞价,肯定会影响广告权重。 但关键在于,我们为什么要用它,以及何时用它。
想象一下,没有经历过世界的人,不配谈世界观。你最远只到过村口的大树下,却要和人高谈阔论国际局势,这难免显得空洞。广告也是如此。一个广告活动,绝不是一开始就应该直接进行分时段调价的。
它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才值得你冒着影响权重的风险去操作:
第一,广告预算总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被点击消耗光。这意味着你的广告无法覆盖一整天,可能只在上午几个小时就花光了预算。
第二,在预算被快速点爆的同时,广告的转化率非常差,ACOS很高。也就是说,钱不仅花得快,而且花得冤,大部分点击都没有形成订单。
当这两个情况同时出现时,说明你的广告正处于一种“浪费”状态。这个时候,你思考的核心就不应该再是“权重”这个相对抽象的概念了,而是如何立即“止血”,减少真金白银的浪费。
这就好比一个人身上长了一个巨大的脓疮,做手术肯定会疼,会伤元气。但如果不做这个手术,整个身体的健康都会受到更大威胁。此时,手术的“伤害”就变成了必要的治疗。
分时段设置竞价就是这个“手术”。在销售低谷、只有点击没有转化的时段,降低竞价甚至关闭,就是在切除病灶。虽然系统可能会因此暂时调低你的广告评分,但相比任由广告预算在无效时段白白流失,这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明智之举。
如果你的广告预算能平稳地跑一整天,转化率也不错,那就完全没必要折腾。更理想的情况是,广告半天就花光了预算,但转化率很高,ACOS很低。这说明广告正处于黄金时期,供不应求。
这时正确的做法不是分时段降价,而是乘胜追击,增加广告预算。这就像直播间里看到人数在不断上涨,主播要做的绝不是休息半个月,而是趁热打铁,把内容讲得更好,吸引更多人留下。这就是正面反馈带来的强大驱动力。
所以,广告优化从来不是一套固定的动作,而是基于数据的动态决策。当浪费已经发生,果断“动手术”止损;当表现优异,则要大胆投入,放大战果。跳过对“权重”波动的恐惧情绪,直接关注数据反映出的真实问题,你的广告决策会变得更加清晰和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