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深圳配件厂到光学新贵,唯卓仕以千元价格挑战万元镜头神话,用“六折价格一倍半品质”颠覆摄影器材市场规则。
在摄影器材界,“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的调侃流传已久。德国蔡司、徕卡镜头售价动辄数万元,日本佳能、尼康的“红圈”“金圈”镜头让无数爱好者咬牙掏空钱包。
2014年,佳能、尼康等巨头将重心转向无反相机,却留下一个难题:大量单反用户手中的昂贵镜头无法适配新机身,官方转接环价格高企令人却步。彼时仍以摄影配件为主业的唯卓仕(Viltrox),敏锐捕捉到这一痛点,率先推出自动对焦转接环。这款爆款产品不仅带来可观收益,更让团队洞悉到无反时代的巨大机遇。
2009年,唯卓仕诞生于深圳时,它仅是一家生产快门线、照明设备等低技术含量配件的工厂,依靠薄利多销生存。转机出现在无反相机革命初期,唯卓仕凭借转接环切入市场空白,并于2019年推出首款无反镜头AF 85mm F1.8 XF。这款轻量化、高性价比产品在东南亚一炮而红。
图源:Fuji Addict
2023年,权威期刊《Digital Camera World》以《中国镜头开始超越日本镜头》为题盛赞其AF16mm F1.8;2025年,EPIC电影镜头与DC-X监视器斩获iF设计大奖,技术实力获国际背书。
唯卓仕的破局密码在于一套组合拳:技术对标顶尖,性能反超同级。
品牌聚焦定焦镜头赛道,通过持续研发突破关键瓶颈,例如其2024年推出的AF 135mm F1.8 LAB搭载国产VCM音圈马达,对焦精度已能与原厂镜头媲美。同时,唯卓仕大胆实施价格重构市场规则的策略,以极具竞争力的售价出击,如同款135mm镜头售价仅为竞品的57%。
图源:唯卓仕
这种“高性能+低价格”的组合在另一款产品上体现得更为鲜明:索尼E卡口56mm F1.4镜头,适马定价564.95美元,而唯卓仕仅需239美元,差价高达57%。品牌总监Kahn更是直言其产品“性能已超越适马等副厂品牌的100%-150%”。这种“六折价格提供一倍半品质”的独特策略,精准击中了视频创作者与入门摄影爱好者的核心需求痛点。
智能手机虽普及,却催生新需求。大量用户不满足于手机画质,又难以承受高端相机系统成本。唯卓仕瞄准这一断层,推出千元级Air系列镜头,以“大光圈+人像焦段”为核心卖点,覆盖小红书等平台50%潜在消费者。
其成功更根植于中国制造生态。深圳成熟的电子产业链为其提供光学设计、镀膜工艺的成本优化空间,同时保障品控稳定性。2023年无反相机销量激增31%,随着全球内容创作浪潮爆发,唯卓仕成为“Z世代创作者”从手机迈向专业摄影的跳板。
面对国际品牌的强势心智垄断,唯卓仕凭借差异化的社交媒体矩阵策略成功破冰:在YouTube上聚焦技术背书以征服专业用户,通过深度合作摄影垂类腰部KOL如博主Arthur R产出实测对比视频,直观展现其与适马等竞品的成像差异,单条视频即获超20万次播放,并引发评论区“锐度惊人”“价格仅是零头”等实用讨论。
图源:Youtube
图源:Youtube
在TikTok上则运用场景化内容触达泛人群,通过在美、英、印尼等市场建立本地化账号矩阵,如@viltrox.global,以直观的产品实拍和前后效果对比降低用户决策门槛,单场主题活动便能收获150万次播放。
而在Instagram上,通过激励UGC内容重塑品牌调性,联合专业摄影师与爱好者共创内容,弱化“廉价替代”标签,将品牌与摄影文化深度绑定,其官方账号已积累22.4万粉丝。这套精准适配平台特性的组合打法,有效实现了从专业认同到大众触达再到文化共鸣的品牌升级路径。
图源: Instagram
用户实测印证了唯卓仕的技术实力。AF 135mm F1.8 LAB用户反馈:“虚化效果极为自然,成像锐利度媲美原厂”,虽有1265克重量负担,但“画质断崖式领先变焦镜头”。2025年该镜头价格下调至4433元后,性价比优势进一步凸显。
2023 年全球相机镜头市场规模为57亿美元,预计2024年至203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7%。随着全球相机镜头市场持续扩张,唯卓仕的出海路径为中国制造提供新路径,以用户痛点驱动研发,借技术测评建立信任,通过UGC激发情感共鸣。其海外占比70%、年销超3万支的成绩,标志中国精密光学实现从“跟随”到“并跑”的关键一跃。
图源:GMI
当索尼用户以239美元而非564美元购入56mm F1.4镜头,当尼康Z系列机身匹配国产VCM马达流畅追焦——唯卓仕代表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功,更是中国制造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缩影。
图源:唯卓仕
随着大疆、华为构建影像生态链,唯卓仕或将成为中国光学工业征服世界的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