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智能手表和手环越来越“卷”不动的时候,一种更低调的穿戴设备正悄悄崛起——智能戒指。没有屏幕,不需天天充电,这枚戴在指尖的小圆环,却以无感佩戴和精准监测,成了健康科技领域的新宠。
说起这个赛道的“前辈”,不得不提芬兰公司Oura。早在2015年,它就以一款设计简约、功能硬核的智能戒指打入市场。
十年过去,Oura不仅没被巨头淹没,反而越活越滋润。累计卖出超550万枚戒指,仅去年一年卖出300多万枚,呈爆发式增长。
这枚小戒指的魅力,早已突破科技圈。英国哈里王子夫妇被拍到多次佩戴同款出镜;埃隆·马斯克和马克·库班公开讨论其睡眠监测功能。它不再只是一款健康设备,更成为一种生活态度的象征。
资本市场也嗅到了风向。2025年10月,Oura完成9亿美元E轮融资,估值冲上110亿美元。相比一年前,估值直接翻倍。
增速背后,是整个智能戒指赛道正在爆发。
Market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AI智能戒指市场规模达13亿美元,预计以24.6%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34年增长到113亿美元。

图源:market.us
面对飞速增长的黄金赛道,各路玩家自然不会错过。
三星作为消费电子巨头,推出的Galaxy Ring不仅具备全面的睡眠与健康监测能力,更在体验细节上展现出AI深度整合的优势。
其配套应用能精准分析用户的深度睡眠、夜间血氧、心率和翻身频率等数据,并借助AI生成具体、可执行的建议。
例如,当系统检测到用户深睡时间下降,会直接提示“建议睡前减少咖啡因摄入”,把数据转化为真正有用的健康洞察。

图源:Amazon
中国品牌的表现同样亮眼。
RingConn作为专注智能戒指的垂直品牌,自2021年成立以来便坚持自研芯片与核心算法。通过持续优化低能耗电路与精密生命体征算法,其智能戒指芯片能耗比同类产品降低近90%,在“长续航、持续监测、精准算法”等核心体验上构建起独特优势。
目前,RingConn不仅稳居国内销量榜首,更成功跻身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二。

图源:RingConn
而智能清洁领域的追觅(Dreame)也在今年正式进军智能穿戴赛道,发布了全球首款具备震动反馈的AI智能戒指Dreame Ring,定价为2599元。

图源:谷歌
Dreame Ring 在设计与功能上实现了多重突破。采用航空陶瓷材质打造,整体厚度仅2.5mm,并支持5ATM级别防水,兼顾轻盈与耐用。
内置三颗高精度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心率、血氧、体温,支持24小时连续睡眠追踪与运动数据分析。并针对女性健康开发了生理周期预测功能。
交互方面,引入了震动提醒与轻触操控,可在心率异常、睡眠阶段结束或需久坐时主动发出提示,用户也能通过轻触实现PPT翻页、音乐切换与远程自拍等操作,未来更将接入追觅全屋智能生态,实现“一指操控”的便捷体验。
随着三星、追觅等品牌的竞相入局,智能戒指赛道也将受到更多关注。
在享受蓝海红利的同时也要注意产品出海合规性。健康监测设备往往涉及医疗数据隐私和设备认证问题,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需要遵守不同的法规。
例如,RingConn已启动中国医疗器械认证,并与NASA达成合作,未来将应用于空间站宇航员健康监测。
其次,文化适应也是智能戒指品牌需要面对的问题。戒指作为一种佩戴在手指上的饰品,在不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和佩戴习惯。品牌需要在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上考虑这些文化因素。
此外,构建数据飞轮是智能戒指品牌形成长期竞争壁垒的关键。智能戒指作为AI原生硬件,一方面需要保证硬件本身的质量和美观度,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软件与用户深度绑定,形成数据飞轮。
未来想要涉局的品牌或卖家,除持续优化产品本身的硬件性能外,更需要前瞻性地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