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平台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具体如下:
市场竞争激烈:
新兴平台冲击:Temu 以低价中国直邮模式迅速扩张,设定高额年度目标,冲击下沉市场。SHEIN 通过柔性供应链保持高复购率。TikTok Shop 凭借社交裂变实现 GMV 高速增长,这些新兴平台分流了部分消费者。
传统零售商竞争:沃尔玛等传统零售商在电商领域不断发力,凭借其全球众多实体店构建全渠道网络,在商品丰富度和服务方面与亚马逊形成竞争。
政策法规复杂:
贸易政策影响:2025 年 3 月 4 日起,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 10% 额外关税,覆盖电子产品、家居、服饰等主流跨境电商类目,导致亚马逊卖家成本飙升、利润压缩、供应链重构。
合规要求严格:亚马逊各站点不断更新商品合规、增值税等政策法规,如美国和加拿大站点产品合规新规、欧洲增值税要求更新等,卖家需投入更多精力和成本确保合规,否则可能面临商品下架、销售受限等问题。
消费者需求多变:
消费偏好变化:消费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运动的热爱增加,“运动与户外”“家居与厨房” 等类目产品需求上升,而部分传统品类需求可能下降,亚马逊需及时调整商品品类布局和营销策略以适应变化。
购物体验要求提高:消费者期望更便捷、个性化的购物体验。虽然亚马逊推出 AI 购物助手 Rufus 等工具优化商品推荐和搜索效率,但仍需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卖家管理难题:
卖家数量增长与竞争加剧:2024 年亚马逊新增 90 万卖家,五年累计超 400 万,卖家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平台内竞争激烈,卖家为争夺流量和订单,可能采取价格战等策略,影响平台整体利润空间和商品质量。
卖家违规行为处理:部分卖家可能存在违规行为,如虚假交易、侵权、刷单等,这不仅损害了其他卖家和消费者的权益,也影响了亚马逊平台的声誉和公信力,平台需加强监管和处理力度。
品牌形象维护:美国消费者发起的 “经济断电” 抵制活动,呼吁消费者停止在亚马逊购物,指责企业垄断、高物价等问题,这可能会加剧消费者对亚马逊的负面认知,影响其品牌形象和品牌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