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对俄出口(或要将货物在欧亚经济联盟国家流通)的增多,很多厂商遇到一个必经的合规门槛:FSS(常写作 FSB)通知 / 通告(Notification)。这不是普通的质量证书,而是针对“含加密功能或能实现数据加密的设备”由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及欧亚经济联盟(EAEU)相关机构负责登记管理的强制性制度,未完成登记的货物在清关时可能被拦截或退运。
“FSS 通知”与“FSB 通知”在行业中可互换使用。官方语境里称为“Notification”(登记/通告),目的是让安全主管机关掌握、登记所有带有或可能带有加密功能(cryptographic/encryption means)的硬件或软件,从而对进口与流通进行管控。也就是说,凡是产品自身包含加密算法、支持 WLAN/Bluetooth/加密通信或可被用作信息加密的设备,通常要走这项程序。
实际适用范围很广,典型包括但不限于:笔记本与台式机、平板、智能手机、路由器/交换机/Wi-Fi 模块、网络摄像头、智能家居网关、带蓝牙或 WLAN 的外设、智能卡与加密模块,甚至某些带加密功能的软件也在监管范围内。总体原则是“产品具备或可能具备数据加密/加密传输能力,就需要关注 FSS 通知”。
FSS / FSB 通知的用途主要有三点:一是 海关清关凭证(没有登记,货物难以放行);二是 国家信息安全管理(监管含加密技术设备的流入);三是 在 EAEU 五国通用(登记后通常可在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等成员国使用同一登记记录)。已登记的通知也会纳入相关公开/受控登记册,便于验真。
申请主体:必须由 EAEU(欧亚经济联盟)境内的法人来提交,外国制造商需授权在联盟内注册的代理或代表提交(授权书通常需公证并加注认证章/领事认证)。
申请材料:通常包括产品技术说明(含加密算法说明)、用途说明、制造商资料、成分/模块信息、授权书和样品等。部分产品还需送检并提交测试报告。
审核与登记:安全机关审查资料,合格则在 EAEU 登记系统登记并发放通知编号;登记成功后即可用于清关。
周期与有效期:常见办理周期为数周(如 2–4 周不等,视资料与产品复杂度),登记通常为长期有效,但若产品软硬件有实质性变化需按要求补报或重新登记。
需要强调的是:最终的“通知”是由 FSB(或其它 EAEU 成员国的对应机关)在其登记系统注册并生效,国内实验室/第三方机构本身无法“直接在 FSB 名下发证”。但国内有一批具有国际业务能力的检测与合规服务机构,可以在以下几方面提供一站式支持:判断产品是否管控、做必要的功能/加密测试、准备技术资料(包括算法说明)、作为委托方对接俄罗斯本地代理并协助提交/跟进登记流程。常见可以协助的机构包括:
国际第三方检测与合规集团(在中国有分支或合作网络),例如 Intertek(可提供 EAEU 市场准入、FSS 通知服务等)与 TÜV 等可做市场准入/登记对接及测试与文件准备。它们有成熟的俄罗斯市场通关经验与本地合作网络。
国内专业检测/认证服务公司与 EAC 服务商:如 ANBOTEK、广测电磁(GTG)、各地的 EAC 服务平台与认证代理(例如部分“EAC 认证服务中心”“CU-TR 服务公司”等),这些机构能提供样品测试、资料翻译、代办提交、以及在中国—俄罗斯链路上的沟通与跟进。许多国内机构也明确在其业务目录中列明 FSB/FSS 通知服务。
大型检测机构(如 SGS)在 EAEU 认证与市场准入方面也能提供咨询、测试与对接服务(帮助判断是否需要通知、准备合格性证明及对接当地机构)。这些机构通常能为复杂产品提供更完整的合规方案。
简言之,你会通过国内/国际检测机构完成“技术检测 + 资料准备 + 委托本地代理提交”的流程,而最终登记由俄方(或其它 EAEU 成员)主管机关完成。
先判断产品归类:不要只看 HS 码,产品描述、功能(例如是否支持加密、是否有无线模块)是决定是否受管控的关键。许多“看似普通”的设备因内置 WLAN/Bluetooth 就归入管控范围。
准备完整的技术资料:加密算法种类、模块来源、是否使用第三方加密模块、固件/软件说明书都要明确。资料不全会被退回或延误。
指定 EAEU 内代表:外国厂商需提前确定授权代表并完成公证/领事认证(或使用有成熟代办经验的服务商)。
版本与固件管理:产品软硬件有重大变更时,可能需补报或重新登记;建议把产品型号、固件版本管理好。
时间预留:尽管有机构宣称“2–3 周可办结”,实际时间受资料准备、产品复杂度、本地行政效率影响,建议至少预留 1 个月以上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