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TikTok卖家都有过这样的困扰:圣诞装饰卖爆后剩了一堆,夏季泳衣旺季一过就压在仓库,冬季羽绒服到了春天更是无人问津。积压的库存不仅占着仓储空间,还套牢了流动资金,堪称“运营路上的拦路虎”。其实,TikTok清库存有独特的流量优势——依托内容传播能快速放大清仓声量,关键是要找对方法,在“快速去化”和“维护口碑”之间找到平衡。今天分享6个实战大招,帮你高效清库存,还能顺带涨粉固客!
老客是清库存的“第一波主力军”,精准触达能快速起量。通过TikTok Shop后台筛选历史下单用户,定向推送“老客专属清仓券”,比如“季末专属8折券”叠加“满2件再减10%”,用阶梯优惠刺激多买多囤。
商品卡首页一定要用醒目标签标注“清仓倒计时3天”“库存告急”,短视频开头直接抛福利:“旺季卖99的泳衣,现在39清仓!最后50件手慢无!”。还能发起#SeasonalClearance挑战,用户晒单返5元现金,借助UGC内容裂变扩大传播范围。
清库存不用找贵的头部达人,垂类尾部达人(1万-10万粉)性价比最高——粉丝精准、合作成本低,多以“低价佣金+小额固定服务费”合作即可。
要求达人拍摄“清仓开箱”“性价比测评”类视频,重点突出价格对比,比如拿着旺季价签和清仓价签同框,话术强调“旺季没抢到的现在捡漏,闭眼入不亏”。如果库存量大,联合3-5位同垂类达人同期推广,能形成短期流量爆发,加速去化。
把季节性库存和店铺常销品捆绑,设计“清仓福利套餐”,用常销品的流量带动库存消化,还能提升客单价。
比如夏末清仓时,将泳衣与防晒帽、便携毛巾组合成“海滩度假遗留福利包”,总价比单品总价低30%;冬末清仓就把围巾与常销的手套、袜子搭配成“暖冬续命套装”。套餐命名要接地气,让用户一眼就觉得“捡了大便宜”,刺激下单。
利用全球站点的季节差,把库存转移到正处于旺季的市场,能大幅降低清仓损失。比如北半球冬季结束后,把羽绒服销往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站点,通过TikTok定位投放功能精准触达当地用户,文案标注“反季囤货抄底价,比当地门店省40%”。
对圣诞挂件、小饰品等中小件商品,直接走“超低价+包邮”模式,借助跨境小包覆盖更多长尾市场,哪怕薄利也能快速回笼资金。
挖掘季节性商品的“跨季用法”,用内容重塑产品价值,能吸引非旺季需求的用户。比如圣诞装饰可以拍“日常家居氛围感改造”视频,展示挂在书架、玄关的装饰效果;泳衣可以定位“温泉度假必备”“内搭打底神器”,搭配牛仔外套拍穿搭视频。
内容里重点强调“一年四季都能用”,打破用户对商品的季节认知,从而带动库存消化。
对滞销严重、短期内难以清完的库存,不妨试试跨界合作或公益捐赠。可以对接TikTok上的线下市集摊主、折扣店,以成本价批量供货;也能联合公益组织捐赠,拍摄“旧衣改造捐赠”“节日装饰送儿童福利院”的视频,传递品牌社会责任。
如果库存品质较好,还能做成直播间福利——“满99赠清仓款”“抽奖免费送”,既能消化库存,又能增强粉丝粘性。
最后提醒:清库存要“快准狠”,但千万别为了去化搞劣质降价,损害品牌口碑就得不偿失了。根据库存数量和商品特性灵活组合以上方法,既能快速回笼资金,还能为后续运营积累客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