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正式就职,对中国有何影响?

罗辑思维
出海网跨境电商
关注:公众号
出海网跨境电商
2025-01-21 16:33:43
当地时间 1 月 20 日,特朗普宣誓就职美国第 47 任总统。特朗普上任后,中美关系走向备受关注。在经贸领域,特朗普可能会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其提名的财政部长也表示要用关税等手段 “平衡” 所谓中国 “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同时继续限制高技术产品对中国出口。在高科技领域,特朗普会更严格限制与安全有关的高科技技术。不过,特朗普也表示愿与中方共同维护世界和平,还放出风声可能上任 100 天内访华。总体而言,未来中美将在斗争中合作、在合作中斗争。

美国时间1月20日,特朗普正式就职,成为新一任的美国总统。

众所周知,美国是我们最大的外部变量,很多国内的关键政策都与应对美国的挑战密切相关,甚至是部分政策的出发点。所以中美问题本质也是中国的重要问题。

今天,我们邀请到的是资深政经趋势学者、得到新的年度大课《政经参考》的课程主理人,马江博老师。马老师研究政经趋势20年,曾在中央学府和部委培训过数千名领导干部和企业家。由他来谈谈特朗普上台,将会对中国产生哪些影响?

关于特朗普再次当选后的众多变化,咱们此前也聊了很多。今天,马老师从个人视角出发,重点聊几个跟我们密切相关的逻辑,供你参考。

01、一旦增加关税对产业的影响

特朗普上台之后,我们最关心的事情,肯定就是外贸,是关税。特朗普一直放出风声说要对来自中国的所有商品加征60%的关税。当然,也有专家说特朗普最终不敢,或者不会这么做,但我们必须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提前应对。

要知道,2018年之前中国商品到美国的平均税率为3.4%,此后贸易战开始,美国一路加征关税,到了2024年,中国商品到美国的平均关税税率达到了19.3%。

特朗普如果要将关税提高到60%以上,可能的途径是,通过美国国会出台法案,取消中国的最惠国待遇。

撤销中国最惠国待遇需要国会投票,而如果特朗普“求快”,很可能仿照2018年加关税时使用的232、201和301条款,发起贸易调查,这样就可能在最短半年内,落实其中一部分产品的关税加征。

也就是说,最快,还有半年的时间窗口。过去几个月很多企业已经在抢出口,未来半年,还要继续抓紧抢,因为我们只能抢时间,先抢一点是一点。

如果大幅度加税,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是这两类产品:一类是消费品,尤其是纺织、服装、家具家电、橡胶塑料、玩具、木制品、纸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另一类是通用机械、手机、电脑、电子元件、电气设备、精密仪器仪表等电子器械类产品。

其中,纺织服装、计算机通信、文化体育娱乐、皮革制鞋、家具行业将受到较大影响。因为这些行业对出口的依赖度普遍较高,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关税上升时出口下滑的幅度会更加明显。比如纺织行业,现在的普遍利润率已经不足5%,如果加征60%关税,那么最大的可能甚至是唯一的选择,就是企业不再向美国出口了。

另外,美国大概率不会一次性把关税提高到60%,而是像2018年一样分批推进,逐步提高关税。比如最先针对中游的装备制造业,如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气机械等,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的行业提高关税,后期再逐渐向下游消费品以及依赖度较高的行业扩展。

知道了这个顺序,你心里也有个数,可以根据所在行业的情况做好相应准备,抢个窗口期。

当然你也不用过于悲观,美国加关税这件事是典型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甚至自损一千,大国博弈,比的就是耐力和筹码。中国和中国企业不是没有应对的办法,比如我们也会对美国的产品收高额关税,再比如中国企业现在很多都在搞转口贸易和出海,这部分我在后面讲“最惠国待遇”如果取消会有何影响时,还会提到。

而贸易战2.0和企业出海,将会对国内城市竞争格局和区域发展格局进行重塑。

从短期来看,珠三角城市的受到的关税冲击会更大,因为这些城市一是外贸经济占比非常高,比如佛山珠海东莞等均超过50%;二是年轻人多,比如广东全省65岁老龄化人口仅为9.8%。这就导致,当外贸乏力时,广东经济和楼市受到的影响会更大一些,因为当地人的工资大多是靠外贸挣来的,而年轻人收入减少也会影响当地楼市的刚需。

另外,从长期来看,随着企业出海进程加快,国内产业会呈现出一种向东移、向南移的特点。一是向东移。企业出海到第三国,但供应链还留在国内,为了节约成本,供应链企业会选择向交通更便利、更靠近港口的中部和东部地区迁移。

二是向南移。此前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但2023年后东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靠近东盟的珠三角沿海城市会有更大的红利,跨境供应链分布会向南移动。

02、美联储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说完外贸和关税,我们来讲讲如果特朗普影响美联储,会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产生什么影响。

我们知道,美元是唯一的世界货币,你可以部分认为美联储是实际上的世界央行。因此,美联储的决策,对全世界影响都很大,包括中国。

如果把特朗普承诺的关于未来执政的核心政策概括一下,大致可以归纳为五条:

(1)全面提高别国的关税;

(2)承诺降低利率;

(3)给企业和居民大规模减税;

(4)大批量驱逐非法移民;

(5)大力发展传统石化能源,限制清洁能源。

这些措施在相当程度上都会成为美国的“通胀催化剂”,可能会推动美国的物价上涨,引发新一轮的通胀。这是对美国的直接影响,你知道结论就行。接下来我详细讲讲特朗普的政策会怎样影响美联储,进而影响中国。

要知道,美国在过去两年经历了一轮大通胀,CPI,也就是消费者价格指数,一度飙升到9.1%,美联储通过连续11轮加息,把利率调高到5.5%,才让通胀重新回到3%以下。如果因为特朗普的政策,2025年美国通胀再起,美联储降息的空间就会大幅压缩。

2024年12月18日,美联储在议息会议中就已经表态,2025年的降息次数将会从4次减少为2次,首次降息的时间也会从市场预计的3月大幅推迟到7月以后。

美联储一旦是这个态度,对中国而言,并非好事。因为市场投资者如果预期美联储不再大幅度降息,美元利率还是那么高,那么资本就可能会加速流入美国,强美元现象再度来袭。

简单理解,就是国际市场上的钱被美国的高利率给虹吸了。这对人民币汇率和国内股市都会有冲击。开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和股市都出现了一波下跌,就是一个印证。

如果美联储放缓降息,甚至转向加息,那么中国可能因为不想中美之间的利息差拉大,导致资本外流,也不会继续降息。这样一来,我们的货币政策空间会再次变小。因为没法通过低利率,投更多的钱到市场上;或者虽然名义上降息,但通过收紧流动性,结果还是抬升了实际利率。这里面的机制比较复杂,我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总之,货币投放力度会被限制,经济刺激的力度和节奏会推迟得晚一些。所以我建议你要盯紧美联储的降息表态,这会是我们判断中国货币政策调整节点的关键风向标之一。

客观说,上面这些因素,对于我们当下的股市而言,确实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利空。

不过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结构性的利好依然存在。我们举个最直接的例子:特朗普应该会继续实施更严苛的科技禁运和技术封锁,对国产替代和科技备份的产业来说,也是一种利好。既然美国不让我们用它们的技术,我们就自己搞一套,很多关键产业会重新做一遍,这是国内产业的粘贴复制,也是财富的粘贴复制。

03、特朗普的悬念表态:美中联手可以解决世界上的一切问题

最后,我们根据目前特朗普的态度,分析一下这对中国的外交战略可能有哪些影响。

第一,由于特朗普在国际上的孤立政策,给中国提供了修复与关键国家关系的机会。

回顾拜登执政的四年期间,拜登在中国问题上主张的是构建“全球同盟”,拉着欧洲、日韩、澳新、中东等一众小弟来围堵和封锁中国。同时推动“友岸外包”“近岸外包”等政策,就是要求本国和盟友的在华企业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国家去,这也是和中国脱钩的一部分。

简单说,是小弟们一起上。这个时候,中国很难和欧洲、日韩等关键国家建立良好关系。

而现在特朗普奉行的则是“美国优先”思想,认为其他盟友不应该占美国的便宜,具体表现比如要求欧洲支付北约军费,要求日韩承担驻地美军的开支。这必然也导致美国和其他西方盟国关系的紧张,简单说,大哥不够意思了。

这其实就给了我们修复同各个关键国家之间关系的机会。比如近期中国已经和欧洲达成电动汽车出口协议;再比如日本外相访华,中日关系出现显著升温;还比如去年中国总理访问澳洲,随后中澳新等国开启了一波新的经贸热潮。

第二,特朗普上台背后是美国的大撕裂,这可能会让他前期更加集中于国内事务,给中国腾出了更多发展时间。

从美国内部政治权力的局势来看,内部的权力撕裂仍然巨大。事实上,美国内部不仅存在民主党和共和党的两党撕裂,而且支持特朗普上台的硅谷寡头和白人底层之间,也已经显现分歧了。

去年,我参加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的一个内部交流会,这个中国中心的原主任李成博士就认为,美国内部的撕裂,已经到了甚至有“内战”风险的地步。我认为,这都会迫使特朗普更专注于国内事务,这对亟需发展时间的中国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第三,特朗普提出“美中两国联手可以解决世界上所有问题”的表述,耐人寻味,既可能是暗示,也可能是引诱。

当前,中美两国在经济、科技和军事领域遥遥领先,尤其在人工智能领域占有绝对优势,而其他国家则相对衰落,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上升通道越发艰难。欧洲和中东则陷入战争,难以自拔。

面对当前形势,特朗普在对华的地缘政治议题上,或许有一套独特思维,一方面他会继续保持和扩大美国对中国的优势,但同时他也提到:美中两国联手可以解决世界上所有问题。这句话他到底是暗示还是引诱,现在还无法判断,但是非常值得琢磨。

相关文章
亚马逊运营的三大关键:方向、耐心与数据驱动​
亚马逊运营成功的关键在于方向选择而非速度。真正的"路对了"包含三个层面:长期经营的思维方式、数据驱动的方法论和稳定的心态。新手常犯的错误是急于求成,频繁更换产品和策略,而实际上亚马逊算法需要2-3个月的数据积累期。合理的目标设定应将长期目标大胆化(如年销10万),短期目标现实化(如首月验证需求)。数据是最可靠的判断标准,转化率、客单价等过程指标比滞后的销售数据更能反映趋势。耐心不是被动等待,而是在正确方向上的持续投入,这是跨境电商成功最稀缺的资源。
一汤说
2025-08-18 17:36:54
亚马逊运营的三大关键:方向、耐心与数据驱动​
便携空调TikTok爆红:单月销量5000+,海外市场迎来降温新选择​
一款迷你便携式空调在TikTok爆红,单条视频获1200万观看量,带动亚马逊美国站同款产品月销5000+单,销售额超29万美元。该产品凭借USB充电、三档风速和10种彩灯模式等创新功能,满足多场景使用需求。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便携空调市场规模达23.5亿美元,预计2034年将增长至40亿美元。国产家电品牌Dreo的卧室塔扇更创下单月5万+销量、350万美元销售额的佳绩。欧美、东南亚等高温地区需求旺盛,产品轻量化、节能环保成为主要卖点,TikTok达人测评和场景化内容成为关键营销方式。
Shoptop品牌出海智库
2025-08-18 16:59:10
便携空调TikTok爆红:单月销量5000+,海外市场迎来降温新选择​
PetSmart转型启示录:从濒危企业到87亿美元巨头的逆袭之路​
PetSmart通过战略转型从濒危企业成长为87亿美元估值的行业巨头。其成功关键在于将业务从单纯商品销售转向"提升宠物生活品质"的综合服务,包括美容、医疗、训练等专业服务,服务收入占比达10%。通过店内领养中心形成"领养即消费"闭环,并收购Chewy.com布局线上,实现全渠道融合。2024年全球宠物护理市场规模达2593.7亿美元,PetSmart精准把握宠物家庭化趋势,推出高端家居产品,将商业成功与社会价值结合,构建了独特竞争壁垒。
大数跨境
2025-08-18 16:42:58
PetSmart转型启示录:从濒危企业到87亿美元巨头的逆袭之路​
昔日国民“机王”拿下TikTok类目冠军,翻身把歌唱!
沉寂多年的HTC凭借NE20蓝牙耳机在TikTok美国市场实现惊人逆袭,28天创下65万美元销售额。这款定价27.55美元的产品凭借LED触控屏、48dB降噪和134种语言AI翻译等差异化功能,精准填补中端市场空白。达人带货贡献81%销量,两条爆款视频分别带来6608单和5680单销量,凸显TikTok短视频在3C产品推广中的超高转化效率。数据显示全球无线耳机市场2033年将达2025亿美元,功能创新正从音质转向场景解决方案。
昔日国民“机王”拿下TikTok类目冠军,翻身把歌唱!
今后做亚马逊,灰色操作空间越来越小了
中美两国在税收监管上的同步收紧,标志着全球贸易规则正在经历深刻重构。这一变化超越了传统贸易战的零和博弈,实质上是关于规则制定权的争夺。对于跨境电商卖家而言,过去依赖低价倾销、虚假评论等灰色操作的商业模式将难以为继。随着监管网络日益透明化,卖家必须从政策套利转向价值创造,适应新的合规环境。这一转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唯有主动拥抱合规化,才能在重构的全球贸易秩序中找到新的生存空间。
一汤说
2025-08-18 15:32:41
今后做亚马逊,灰色操作空间越来越小了
免费下载
免费下载
小程序
小程序
小程序
交流群
交流群
交流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