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款重量仅2克、续航达半年的智能戒指,如何在短短两年内风靡全球80余国,力压三星成为世界第二大智能戒指品牌?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出海密码?
在全球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个来自中国的智能戒指品牌RingConn正在悄然改变市场格局。
2022年底至今,RingConn智能戒指已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累计销量突破15万枚,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戒指品牌,市场份额仅次于Oura,却已超越三星等国际巨头。
图源:RingConn
RingConn的出海故事始于2022年底。当时,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品牌率先在海外众筹平台Indiegogo亮相。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初出茅庐的项目一举斩获Indiegogo“2022 GOGO Awards”双料大奖——“年度最佳新晋项目”及“时尚&穿戴品类最佳项目”。
真正的爆发发生在2024年8月。RingConn第二代产品在Kickstarter上线,仅8小时就筹得100万美元,45天内累计筹款达到440万美元,支持人数超过1.8万。这创造了可穿戴设备类众筹的新纪录。
图源:kickstarter
市场表现同样令人瞩目。2025年6月,RingConn以57%的市场份额稳居中国市场首位,较第二名POLAR拉开42%的断层差距。在2025年618大促期间,RingConn包揽天猫、京东双平台“智能戒指类目”销量与销售额双料冠军,支付金额环比2024年双11激增1550%。
RingConn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基于实实在在的产品创新。其采用“医疗级技术下沉”策略,将专业医疗设备的技术原理应用于消费级智能戒指。
RingConn智能戒指重量仅2克、厚度仅2毫米,采用“内圆外方”的人性化设计,完美贴合手指曲线。这种轻量化设计是突破用户心理防线的关键,让用户几乎忘记其存在,适合全天候佩戴。
图源:RingConn
续航能力是RingConn的另一大亮点。RingConn Gen 2单次充电可使用10至12天,配合500mAh的便携充电盒,总续航可达150天,彻底解决了智能穿戴设备的续航焦虑。
图源:RingConn
作为全球首款支持睡眠呼吸暂停(OSA)监测的智能戒指,RingConn自研的AI算法监测准确率≥90.7%。通过高频率的血氧监测(2秒/次),能够及时发现睡眠呼吸异常情况。
RingConn的营销策略堪称出海品牌的典范。其90%的用户都在海外,美国用户占比高达65%左右。本质上,RingConn走的是“出海品牌回流到国内”的路线。
早期,RingConn通过Indiegogo众筹沉淀3万私域用户,推动了产品的快速迭代。后期,通过YouTube和Instagram等平台,合作科技与健康类KOL进行深度测评,并与《福布斯》等权威媒体合作,提升品牌的可信度和曝光度。
图源:RingConn
社群运营是RingConn的一大特色。RingConn CMO王恺表示:“我们的群组活跃度非常高。用户本身对于RingConn的产品各种信息的关注,也都喜欢在群组中进行讨论,这也是我们与粉丝强化沟通的重要渠道。”
RingConn的社群粉丝加起来超过三万人,比Instagram和Facebook的粉丝总数还多。
RingConn的用户群体非常有特点。不管是国内用户还是海外用户,其特点都是高知高净值的用户群体。这些用户对于身体健康的认知度,身体健康指标的数据化有比较高的了解。
第二波用户是泛健康认知的人群。这些人可能已经使用过一些智能健康硬件产品,他们再使用戒指产品的时候,体验是更无感的。
这些用户对其他健康类智能硬件产品使用的痛点和不便,以及智能戒指产品的使用优势有更明显的感知。
2024年全球智能戒指市场规模估计为3.4856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1.016亿美元,2025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1.1%。
图源:Grand View Research
展望未来,RingConn将继续深化AI技术的应用。玖治科技在CES 2025上展示了RingConn Gen 2 Air,其AI Health Partner功能旨在为用户带来有关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深度洞察。
图源:RingConn
2025年,RingConn将通过进一步丰富产品SKU来拓展不同圈层的消费群体,提升用户对品牌的粘性,并进一步深入AI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让AI Health Partner成为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动态风险预测与干预、目标导向的AI健康管家。
在医疗认证方面,RingConn正在申请一些医疗器械认证,并在国内与一些医院等进行合作。这方面的技术优势源于其创始团队和研发团队的专业背景。
RingConn还与NASA合作,推进空间站离线健康管理,以及与中国的南极科考队合作,挑战特殊环境下智能戒指的工作能力。这些合作不仅展示了产品实力,也为技术突破提供了独特场景。
2025年,RingConn将继续丰富产品线,拓展欧洲、日本及中国大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