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6亿美元生意:人类正在用钱包“买回睡眠”

1136亿美元生意:人类正在用钱包“买回睡眠”

出海网
出海网跨境电商
关注:公众号
出海网跨境电商
2025-11-19 11:48:57
全球睡眠经济规模预计2030年将突破113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91%,北美市场持续领跑。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约27%人群存在睡眠问题,中国和美国比例分别超38%和70%,Z世代近一半人面临入睡困难。失眠焦虑催生多层次助眠消费:市场从单一助眠工具转向全场景解决方案,涵盖环境助眠、保健助眠、科技助眠及边缘创新品类。睡眠经济本质是现代人通过消费重获内心安宁与生活掌控感的集体行动。

凌晨两点的卧室,亮着手机屏幕的,不止你一个。

有人在刷短视频助眠,有人戴着眼罩、听着白噪音,却依然辗转反侧。数据显示,全球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睡不着,成了现代社会最普遍的“流行病”。

而这场蔓延的“集体失眠”,正催生出一个千亿级的新市场——睡眠经济。

01、睡眠危机全球化

“睡不好”早已不只是中老年人的烦恼。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全球约27%的人存在睡眠问题;在中国,这一比例超过38%,美国更是高达70%。更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人正成为“失眠重灾区”Z 世代中,近一半的人存在“入睡困难”“浅睡易醒”“早醒焦虑”等问题。

这种睡眠焦虑,在互联网时代被进一步放大。谷歌趋势显示,“insomnia”(失眠)一词的搜索热度长期保持在高位,且仍在持续攀升。失眠,已从个体困扰变成全球性的共同体验。

1136亿美元生意:人类正在用钱包“买回睡眠”

图源:Google Trends

导致失眠的根源,往往不是生理问题,而是焦虑、信息过载与生活节奏失衡。工作压力、社交媒体、电子设备的蓝光刺激,让大脑在深夜仍然保持“在线”状态。

于是,一个新的消费逻辑悄然形成:既然无法根除压力,就想办法改善睡眠体验。这也成为睡眠经济持续扩张的核心动因。

睡眠产业的增长速度远超许多人想象。Frost & Sullivan预测,今年全球睡眠经济规模可能达到5850亿美元。

Straits Research的报告进一步指出,全球睡眠市场在 2024 年已超过 677.6 亿美元,预计到 2030 年将突破 1136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 5.91%。其中,北美市场是全球最大市场,并将在未来数年持续保持主导地位。

1136亿美元生意:人类正在用钱包“买回睡眠”

图源:Straits Research

显而易见,睡眠焦虑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力。这种消费趋势,正推动睡眠经济迎来前所未有的增长浪潮。

02、全球都在为“好睡眠”买单

睡眠经济的消费热潮,已在全球各大电商与社交平台上清晰显现。如今,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单一类型的助眠产品,而是追求更个性化、更场景化的“助眠方案”。

在TikTok 上,#insomnia、#sleepaid、sleeptips等话题热度居高不下,话题浏览量均超10亿级。不少品牌借势推出“助眠小工具”,从入门级的物理放松用品,到科技加持的智能设备,形成了明显的分层消费趋势。

1136亿美元生意:人类正在用钱包“买回睡眠”

图源:TikTok

一款售价 38 美元的加重睡眠眼罩,就是典型案例。它借由轻柔的加重压力与舒适遮光,在近7天内售出7640件,销售额达27.42万美元,并在亚马逊上月销5000件以上。多条带货视频播放量破百万,评论区中“这真的太棒了”“简直是睡觉必需品”等好评不断。

1136亿美元生意:人类正在用钱包“买回睡眠”

图源:TikTok

1136亿美元生意:人类正在用钱包“买回睡眠”

图源:Amazon

同样在TikTok上热销的,还有深度睡眠枕、睡眠耳机和眼部按摩仪——这些产品无需依赖药物,却精准地缓解了现代人的“睡眠轻焦虑”。

而在亚马逊上,助眠类产品更是竞争激烈、价格带分布广泛:

  • 一款售价 16.78 美元的白噪音助眠仪,上月销量突破3万单。它提供 20 种不循环的白噪音,并配备记忆功能,让用户无需每晚调试即可获得舒适体验。

  • 一款38美元的楔形枕,采用柔软记忆棉设计,主打缓解背痛、胃酸反流与睡眠呼吸暂停等问题,上月销量超过1万单,证明消费者愿意为高品质睡眠买单。

  • 一款 169.99 美元的助眠闹钟同样表现亮眼,上月售出超 9000 件。它结合白噪音助眠与模拟日出光唤醒功能,并支持APP定制作息计划,精准满足了用户对“睡眠可控性”的追求。

1136亿美元生意:人类正在用钱包“买回睡眠”

图源:Amazon

全球消费者,正在用实际行动为“一夜好眠”买单。

03、睡眠经济的全场景狂热

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睡眠经济的产品矩阵正朝着更立体、更全场景的方向发展。市场已从“单一助眠工具”时代,迈入“全场景睡眠解决方案”新阶段。

1、环境助眠类

当睡眠被重新定义为“情绪疗愈时刻”,环境助眠类产品率先爆发。它们从氛围与体感入手,直接营造放松的入睡环境。典型品类包括:

  • 香薰机、精油、香氛蜡烛:薰衣草、洋甘菊、檀香等天然植物香氛长期占据欧洲助眠市场主流;

  • 白噪音机、助眠音响、睡眠灯:凭借“声音+光线”带来的即时放松感,在亚马逊上持续热销;

  • 温控床垫、恒温被、遮光窗帘:主打“体感舒适”,提升睡眠质量。

短视频平台上,“夜晚氛围”“入睡仪式感”等主题的内容让环境类助眠产品天然具备传播性——柔光、香气与白噪音的组合画面,构成“可视化的放松感”。

对于跨境卖家而言,这一赛道的优势在于:门槛低、迭代快、视觉展示性强。

1136亿美元生意:人类正在用钱包“买回睡眠”

图源:TikTok

2、保健助眠类

保健类产品瞄准从身体层面改善睡眠质量的“内部修复”,睡眠营养补充品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之一。保健类助眠产品主要包括:

  • 褪黑素:北美最主流的助眠补充剂,在亚马逊上长销不衰;

  • 草本类软糖/饮品:主打洋甘菊、镁、缬草根、L-茶氨酸等天然成分;

  • 中式草本配方:开始进入国际市场,以“东方自然疗愈”理念吸引关注。

年轻一代更偏好“轻疗愈”型助眠食品——既要有效,又要口感好、成分天然、无药物依赖。

例如,美国品牌Unisom推出的睡眠软糖因“无药性+好味道”在亚马逊热销;镁补充剂作为褪黑素之外的天然选择,也成为北美市场销量最高的助眠营养品之一,相关产品月销可达10万件以上。

1136亿美元生意:人类正在用钱包“买回睡眠”

图源:Amazon

3、科技助眠类

科技正以更智能的方式介入睡眠领域,典型产品包括:

  • 智能眼罩:融合光控与冥想引导,帮助调节生物节律,在欧美市场热销;

  • 睡眠耳机:以舒适佩戴+定向音频技术,成为失眠人群的新宠;

  • 智能手表与睡眠监测仪:通过监测心率、深睡时长等数据,形成睡眠管理的闭环。

消费者买的不只是功能,而是一种“掌控感”——能看到自己“每天睡得更好”的数字化证明。中国品牌凭借供应链灵活性与成本优势,正在快速切入这一领域。

同时,科技类助眠产品在社交媒体上极具传播潜力:灯光变化、数据界面、使用仪式感等视觉元素,都容易引发用户自发分享

1136亿美元生意:人类正在用钱包“买回睡眠”1136亿美元生意:人类正在用钱包“买回睡眠”

图源:TikTok

4、其他助眠类

除了主流三大类,还有一批“边缘创新品类”正在迅速成长:

  • 助眠服饰:如重力毯、冷感睡衣、睡眠袜;

  • 助眠饮品:如夜间牛奶、杏仁奶、洋甘菊茶;

  • 助眠家居用品:静音风扇、空气加湿器、自动感应夜灯等。

这些品类通常切入点小、创意性强、易于在社交媒体上通过“生活方式内容”种草。尤其在TikTok,#bedroomaesthetic、#sleeptineroutine等话题播放量屡创新高,为这类产品带来稳定的曝光流量。

可以预见,助眠产品的边界正不断拓宽,从床边延伸至整个夜间生活场景。

在信息过载、节奏加速的现代生活中,一夜安眠已成奢侈。睡眠经济的崛起,本质上是一场人们试图重新购回“内心安宁”与“生活掌控感”的集体行动。

从枕边的一盏柔光夜灯,到手机里的冥想App,每一个微小的助眠产品,都是现代人向内心平静的一次靠近。

当“睡个好觉”成为一种生活追求,睡眠经济的狂飙,才刚刚开始。

免费下载
免费下载
小程序
小程序
小程序
交流群
交流群
交流群
回顶部
企业跨境出海综合服务平台
关于出海网
关于我们加入我们
交流合作
友情链接
关注我们
出海网公众号
出海网小程序
出海网视频号
出海网社群
版权归出海网跨境电商(广州)有限公司所有 粤ICP备202103767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