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说手机消灭了手电筒,但有人偏偏不信这个邪。
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一个叫西店的小镇上,一群人硬是在这个被视为“夕阳”的行业里,刨出了年产值80亿的惊人金矿。
这里出口的手电筒,占到全国出口总量的六七成,堪称国内手电筒行业的“隐形心脏”。
曾几何时,西店镇的手电筒企业们过得顺风顺水。30多年的积累,让这里形成了从五金、模具到氧化的完整产业链,一个新品配件,在镇上24小时内就能搞定,在外地却要花上几个月。
但好日子遇到了大麻烦。
智能手机的普及,让自带闪光灯成了每部手机的标配。传统手电筒的市场被急剧压缩,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屋漏偏逢连夜雨,近年来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更是雪上加霜,有企业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就跌了20%,曾经的主力美国市场对部分商家来说,甚至近乎归零。
行业站在了十字路口。是坐以待毙,还是“杀”出一条新路?
西店镇的企业们,选择了后者。

面对困局,领头企业锐豹电子的应对策略是:用技术创新,把路重新走宽。
他们的第一把斧,砍向了核心的设计环节。引入了一款AI设计软件,彻底颠覆了传统流程。现在,只要根据客户需求输入参数,AI半天时间就能生成500款产品的效果图。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人工成本直接被砍掉了三分之二!
过去,调整一款产品设计要花费数小时,如今在AI的辅助下,只需要15到25分钟。设计师可以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更核心的创意和结构创新。

图源:阿里巴巴1688
今年初,有客户提出想要一款全能型的家用工具灯,既要能照明,还得兼备应急、螺丝刀、救生锤的功能。
放在以前,光设计论证就得耗上很久。但锐豹通过AI设计辅助,快速在产品结构和功能上实现创新,并同步完成了外观升级。最终,这款产品精准击中市场痛点,一举拿下了120万元的销售额。
当然,光设计快还不够,生产跟不上也是白费力气。锐豹的第二把斧,挥向了生产线。
他们做了一件很聪明的事:将产品的内部结构尽可能通用化。这就好比搭乐高,基础模块是固定的,但通过不同的组合和外壳,就能快速拼出各种各样的新形态。
无论海外客户提出何种个性化需求,他们都能快速响应、按需生产,并保证高标准出货。这种“柔性化定制”的能力直接帮助他们在第三季度实现了营业额环比18.1%的增长。

图源:阿里巴巴1688
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一个传统产品,如何打动新时代的消费者呢?这就不得不把目光投向风靡全球的短视频平台了。
以TikTok平台为例,其强大的潮流引爆能力已成为品牌曝光的黄金通道。
在TikTok上,随手搜索#campinglight(露营灯)、#emergencylight(应急灯)等相关话题标签,动辄便有数千万甚至上亿的播放量,海量用户自发分享的使用场景和开箱视频,每天都在制造新的消费热点。

图源:TikTok
锐豹的第三把斧,正是精准地劈向了广阔的短视频战场。
从今年4月起,他们增加了在短视频平台上的投入。内容没有干巴巴地介绍产品参数,而是展示产品在各种场景下的使用体验:周末露营的氛围感、夜间骑行的安全性、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方法……内容即广告,场景即卖点。
他们还与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合作,借助AI技术生成适配不同地区的多语种短视频,直接投放至海外市场,触达更多的潜在客户。

图源:网络
从陷入困境到如今年产值80亿元的“光电之城”,西店镇的成功,不仅仅是靠降本增效和营销,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他们敏锐地踩中了一个全球性的大趋势:户外生活方式的兴起。
现如今,全球户外照明市场正在稳定增长。据grandview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户外照明市场规模估计为171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284亿美元。

图源:grandviewresearch
人们不再满足于照亮这一个功能。手电筒在他们手中,进化成了一种户外生活的解决方案:
露营灯里植入了蓝牙音箱,光影与音乐共同营造氛围;
钓鱼灯针对特定场景优化了光线;
应急户外灯则在尾部设计了破窗器,将安全感拉满……
这一系列改变的背后,是一个清晰的出海逻辑:当一件产品能从可用变成好用,再从好用进化为用户某个生活场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它就成功了。

图源:阿里巴巴16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