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家对 Temu 平台的感受褒贬不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流量红利明显:Temu 平台流量大,月独立访客数多,且已在全球近 60 个国家开设站点。部分商家表示,在半托管模式下,当天上架就可能有动销,一些卖家的链接能获得较高的平均日单量,流量正在朝着半托管倾斜,为商家带来了更多的销售机会。
运营成本较低:半托管模式下,商家仅需负责选品、物流仓储、上传商品、填写信息、维护库存和履行发货、售后等环节,平台负责优化详情、核价、上架销售,并提供客服售后支持,减轻了商家在市场推广和客户服务方面的负担。
入驻门槛不高:全托管模式下,商家入驻门槛极低,个人身份有银行卡就可以入驻,并且不需要有电商的运营经验,只需要做好后端供货即可,运营、国际物流等全部由平台负责。
利润空间有限:卖家几乎没有核价权,产品价格往往需要比亚马逊等平台低,导致利润较薄。平台还可能存在一些隐性成本,如虽然前端不显示佣金,但实际上可能通过其他方式收取,使得商家的实际利润更低。
规则变动频繁:平台政策不透明且说变就变,例如运费成本的承担问题,可能突然将 VMI 备货运费成本转移到卖家身上,并且对于发货时选择平台推荐服务商的优惠也没有明确标准。
退货及质检问题:如果产品滞销退货,单个退货运费较高,可能导致商家亏本。此外,入库质检可能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如库存消失没有提示与通知,样品审版和小批货没问题,但大货却质检不及格,且商家不清楚货物的去向和处理方式。
沟通机制不畅:部分商家反映平台的沟通机制有问题,有些类目找不到买手,也没有群和客服。产品无理由被下架的情况时有发生,商家找不到原因,没有邮件通知,连货也可能无法找回,影响商家的正常经营。
罚款机制严格:平台对于延迟发货、到货、虚假发货等情况有罚款规定,而且申诉几乎没用。此外,对于合规问题的罚款也较为严格,如工厂证书作假,哪怕只是型号作假,商家也可能面临高额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