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亚马逊跟卖问题有多种方法处理,分为短期应急措施和长期预防方案,结合平台规则与实操技巧,以下是详细处理方法:
一、短期应急处理措施
直接联系跟卖者
通过卖家后台的“Ask a question”发送警告信,要求对方提供授权证明或停止跟卖。语气需礼貌但坚定,并保留沟通记录作为后续投诉证据。
若对方无回应,可升级为Test Buy:购买跟卖商品,对比与Listing描述的差异(如包装、质量等),拍照后向亚马逊投诉“货不对版”或假货。
价格调整与购物车争夺
临时降低价格抢回购物车(Buy Box),但需注意利润平衡。部分跟卖者会设置自动调价,可试探其最低价后突然大幅降价,迫使其亏损。
若购物车被长期抢占,建议暂停广告投放,避免为跟卖者引流。
批量投诉与平台申诉
品牌备案卖家:通过亚马逊品牌注册后台的“Report a Violation”提交侵权投诉,需提供商标证书、产品对比图等证据。
非品牌卖家:通过买家账号投诉“假货”或“描述不符”,需附上Test Buy订单号和差异证据。
二、长期预防与品牌保护
品牌备案(Brand Registry)
注册当地商标(如美国站需USPTO商标),完成亚马逊品牌备案后,可获得GCID编码,直接投诉跟卖侵权。备案需提供品牌官网、产品带LOGO图片等。
备案后还可使用品牌保护工具(如“透明计划”),为产品生成唯一防伪码,仅限授权卖家使用。
加入亚马逊透明计划(Transparency Program)
产品需贴唯一二维码标签,亚马逊入库时扫描验证,非授权商品无法入库,从源头杜绝跟卖。
产品差异化与Listing优化
修改产品包装、捆绑赠品或更新主图,使跟卖者无法匹配原链接,触发买家投诉。
定期更新Listing细节(如标题、属性),增加跟卖难度。
法律手段与独家计划
对恶意跟卖者可委托律师发律师函,或向法院申请临时禁令(TRO)冻结对方账户。
加入Amazon Exclusives(独家销售计划),亚马逊会清除跟卖,但需支付额外佣金。
三、高风险手段(谨慎使用)
买空库存:利用支付漏洞(Pending状态不扣款)拍空跟卖者库存,但可能违反平台政策。
差评轰炸或邮件骚扰:通过多个买家账号留差评或发送大量站内信,可能导致自身账号被封。
四、监控与工具推荐
实时监控:使用酷鸟卖家助手、赛狐ERP等工具监控跟卖情况,设置自动警报。
自动化投诉:品牌备案卖家可通过API接口自动投诉侵权。
总结建议
优先合规手段:品牌备案+透明计划是最有效且安全的解决方案。
证据链完整性: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均需保留订单记录、沟通截图、专利文件等证据。
避免过度报复:部分激进方法可能导致账号风险,需权衡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