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速卖通政策调整,自营店铺(即平台直接运营的店铺)的政策主要集中在入驻门槛、商品管理、物流履约和权益升级四个方面。以下是核心变化和要点:
一、入驻门槛调整
资质审核强化
新增对企业历史经营记录的审查,尤其是新注册卖家需提供更完整的资质证明(如税务记录、供应链合同等)。
引入信誉评估系统,根据卖家过往表现(如纠纷率、履约时效)动态调整权限。
保证金与费用
自营店铺需冻结1000元质保金(用于商品质量违规扣款),并缴纳1万元入驻保证金(2024年7月31日前完成)。
技术服务年费按类目差异化收取,部分优质店铺可获年终返还。
二、商品与运营规则
商品上架规范
描述需精确到材质、功能等细节,禁止误导性图片或文字,审核更严格。
侵权商品直接下架,严重者封店。
流量与营销支持
参与“超级爆发日”“N元N件”等营销活动,主打低价标品和轻小件,入仓商品优先获得流量。
S级优质商家可享专属客服、优先入仓权益及罚金减免(如履约罚款减50%)。
三、物流与履约优化
时效与配送
发货时效分级管理:
标品/爆品:强制入仓,缩短妥投时效至5-7天(重点国家)。
非标品:放宽POP模式时效(如新品上网时间从72小时延长至96小时)。
物流追踪信息需实时更新,否则影响评级。
本地退服务扩展
支持更多国家退货至香港仓或国内地址,降低售后成本。
四、结算与权益升级
结算周期
自营店铺按T+10结算,S级商家可申请“出库后5天”快速放款。
直营与全托管合并后,结算统一至IPAY账户。
分层权益差异化
商家按S/A/B/C分级,S级享最高流量扶持(如每日1万-4万曝光)、供应链优惠(揽收费3折)等。
总结与建议
速卖通自营政策的核心是“严准入、强履约、重权益”,通过分层管理和双轨驱动(POP+托管)优化生态。商家需重点关注:
标品爆款优先入仓,抢占流量;
非标品利用POP灵活测款,争取S级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