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卖家入驻角度:规则严苛,利润微薄
高额罚款与不透明规则
售后罚款:Temu对售后问题(如退货、差评)处以商品售价5倍罚款,且申诉成功率极低。例如,某卖家因“色差”问题被罚单件商品150元(原价仅30元)。
预留金冻结:平台可冻结商家资金作为“保证金”,部分卖家反映冻结金额远超实际罚款,导致现金流断裂。
低价竞争与利润压缩
竞价机制:Temu要求商品价格必须低于亚马逊等平台30%以上,卖家被迫不断降价,最终利润仅剩0.5-1元/单。
全托管模式弊端:商家需将运营权交给平台,但物流延误、质检严苛(如1mm误差整批退货)等问题频发,退货运费由卖家承担。
库存与结算风险
库存积压:平台可单方面要求改版或限售,导致备货积压。例如,某服装商因突然限售,1300件库存沦为“死库存”。
结算不透明:后台数据缺失,扣款无明确逻辑,商家难以核算真实成本。
总结:Temu对供应链强、能承受极致低价的工厂型卖家或有生存空间,但中小商家易陷入“卖越多罚越多”的陷阱。
二、买家购物角度:低价但质量参差,售后体验差
产品质量问题
低价低质:大量商品存在“一洗就破”“一用就坏”问题,如9.9元的T恤洗一次变形,15元的充电宝容量虚标。
仿冒与侵权:平台充斥无品牌授权商品,如“山寨AirPods”“仿LV包包”,消费者维权困难。
售后政策滥用
90天无理由退货:政策被部分买家滥用,例如穿过的衣服申请退货,卖家被迫承担损失。
退款不退货:Temu常直接退款但不要求退货,导致商家亏损。
物流与客服体验
配送慢:跨境直邮需7-15天,部分订单甚至丢失。
客服敷衍:消费者反映客服回复模板化,复杂问题难以解决。
总结:Temu适合对价格极度敏感、不追求质量的消费者,但追求品质或售后保障的用户需谨慎。
最终结论
卖家:Temu适合供应链强、能接受微利的工厂型商家,但规则严苛、罚款高,中小卖家风险大。
买家:低价商品多,但质量差、售后体验一般,适合“图便宜”但不介意风险的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