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贸退税金额的计算是出口企业非常关注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回笼和利润空间。退税金额的计算涉及退税率、出口货物的计税依据等多个因素。以下将详细介绍外贸退税金额的计算方法、公式以及注意事项。
出口退税金额的计算,主要依据以下通用公式:
出口退税额 = 出口货物离岸价(FOB) × 退税率 ÷ (1 + 增值税税率)
其中:
FOB价格:指不含国内税收、运费、保险等的货物离岸价格;
退税率:由国家按商品的HS编码设定,一般为9%、13%等;
增值税税率:适用于该商品在国内销售的法定增值税税率,如13%、9%;
分母“1+增值税税率”是为了从含税价中还原出不含税的计税基础。
以某企业出口一批家具为例:
出口FOB金额:100,000元人民币;
商品退税率:13%;
国内适用增值税税率:13%。
套用公式:
退税额 = 100,000 × 13% ÷ (1 + 13%) = 100,000 × 0.13 ÷ 1.13 ≈ 11,504元
因此,企业可以获得11,504元的出口退税。
不同的商品根据国家政策享受的退税率不同,常见如下:
因此,即使两种商品的FOB金额相同,因退税率不同,退税额也会有很大差异。
退税额≠增值税进项税额
出口退税不以进项发票金额为依据,而是以FOB离岸价为基础按国家统一退税率计算。
进项不足,不能全退
若企业采购环节取得的增值税进项发票不够,可能影响退税额的核定。
需按真实出口金额计算
出口FOB金额必须真实申报,否则可能导致退税无效或涉税风险。
不同退税方式差异
一般贸易、来料加工、进料加工等贸易方式,其退税适用政策不同,需分类处理。
出口退税金额的计算以实际FOB出口金额为基础,结合国家规定的退税率和适用增值税税率进行。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有助于企业进行成本核算、价格制定和资金规划。出口企业在实际操作中还需关注单证一致性、申报准确性等,以确保退税顺利到账。如您有具体产品和HS编码,也可告诉我,我可以帮您测算精确退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