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贸结算流程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卖方与买方根据合同约定,通过银行或第三方支付机构完成货款收付的一整套操作流程。这个流程涉及外贸合同、开票、发货、收汇、核销等多个环节。下面将结合常见的几种结算方式(如T/T、电汇,L/C信用证等),详细介绍一般外贸结算的完整流程:
这是整个结算流程的起点。合同中需明确约定:
结算方式(如T/T、L/C、D/P等)
付款时间(如出货前付款、见单付款等)
结算币种(如美元、欧元、人民币)
收款账户信息
开票及发票要求
交货时间、交货方式
注意:不同结算方式对应不同的付款节点,必须在合同中明确约定。
卖方在确认买家意向后,先开具形式发票(PI)作为报价依据,买家确认后作为付款参考。
预付款阶段(如30%):买家收到PI后,将预付款通过电汇方式支付给卖家账户;
尾款阶段:卖方发货后,将提单和发票副本等单据发送给买方,买方支付尾款后获取正本提单。
买方向其银行申请开具信用证;
开证行通过通知行转达信用证给卖方;
卖方确认信用证条款无误后安排生产和发货。
卖方按合同要求生产并安排发货,同时准备好以下常见单据:
商业发票(Invoice)
装箱单(Packing List)
提单(B/L)或运单(AWB)
报关单
原产地证、检验证书等(如有)
这些单据是后续收款的核心依据。
卖方将提单等副本单据发给买方,买方付款后寄送正本提单或通知放货;
也可通过银行或货代安排“电放”或“海运放货”。
卖方按信用证条款将单据提交给议付银行;
银行审核无误后进行付款或承兑;
最终由买方银行付款给卖方。
卖方通过银行提交托收单据;
买方付款或承兑后银行交单。
收到外汇后,卖方可通过银行结汇成人民币;
同时,在中国外汇管理局和电子口岸系统中进行出口收汇核销或完成收汇登记;
核销单将用于后续退税或财务结算。
完成核销后,企业可向税务机关申请出口退税,所需材料包括:
报关单
增值税发票
出口合同和发票
收汇水单等
最后,企业应将所有交易过程中的单据、银行凭证、收款凭证等归档留存,并完成会计入账,用于财务核算、报税和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