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盲目开品牌广告
真实案例:朋友卖蓝牙耳机,新品刚上架就砸品牌广告,结果ACOS冲到180%。
为什么是坑:新品没权重,用户搜品牌词根本看不到你,广告全被大牌截流
正确操作:
首月只开自动广告+精准长尾词手动广告(比如“防汗运动蓝牙耳机”)
等自然排名进小类前100再考虑品牌广告
2、沉迷“完美装修”:错过黄金流量窗
新手通病:花两周拍专业主图视频,结果竞品已抢占新品流量池。
真实数据:新品前14天是算法推荐红利期,错过转化率跌30%左右
调整方案:
用手机拍摄实景使用视频(比棚拍转化率高20%左右),文案先突出1个核心卖点(其他卖点后期迭代)
3、跟风大促折扣:利润被侵蚀
踩坑现场:看到竞品报LD秒杀,新手也跟风报名,结果:
秒杀费$300.折扣价跌破成本线
活动后流量断崖下跌避坑策略:
新品期只用Coupon隐形折扣(避免权重波动)
首月折扣控制在15%以内(留出广告测试空间)
4、乱用广泛匹配:钱烧在无关流量上
典型翻车:卖瑜伽服的姐妹开了广泛匹配,广告出现在“瑜伽教练培训”页面。
底层逻辑:广泛匹配在新品期像撒网捕鱼,70%预算浪费在无效词
黄金公式:
首周用精准匹配锁定10个长尾词(如“高腰瑜伽裤防走光”)
根据搜索词报告逐步放开词组匹配
5、忽视广告漏斗:数据一锅粥
典型问题:只盯着ACOS,却不知道哪个环节出问题。
漏斗解剖:曝光量→点击率→转化率→复购率
2. 实时利润看板(Google Sheets模板)
3. 广告位诊断(查TOP位点击成本是否超标)
第一周:轻装上阵
自动广告预算<$20/天
主图视频用手机拍摄(24小时内上架)
设置长尾词监控(排名跌出前3页立即优化)
第二周:精准打击
关停ACOS>50%的广告组
手动广告聚焦转化率>8%的词
捆绑低价配件提客单价(如$9.99手机壳配$4.99支架)
第三周:巩固战果
自然订单占比超30%时启动品牌广告
用Vine测评强化核心词权重
复制成功模型到新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