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票免征是指特定主体出口货物时,即便未取得有效进货凭证,只要符合规定条件,仍可享受增值税、消费税免征的税收优惠政策。其核心是用报关单、物流清单和外汇记录等数据替代纸质发票,税务机关通过 “单证合一” 系统核验出口真实性,以此对冲发票缺口,简化税务流程。
1.“无票”(无发票收入):
在传统国内贸易中,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通常需要给买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发票。这张发票对企业来说是“进项抵扣”的凭证,对税务部门来说是监控交易和征税的依据。然而,存在一些特殊的销售场景,企业无法或无需为每一位购买者开具发票。最常见的例子就是零售业。当超市将一瓶水卖给个人消费者时,超市不可能、也不需要为每个消费者都开具一张增值税发票,但这笔销售收入是真实存在的。这种“未开具增值税发票的销售收入”就称为“无票收入”。
2.“免征”(免征增值税):
顾名思义,就是税务机关对这部分“无票收入”不予征收增值税。
是的,“无票免征”政策正是专门针对跨境电商出口业务量身定制的核心税收优惠政策之一,它完美地解决了跨境电商行业的一个巨大痛点。
在2010年代中国跨境电商爆发式增长的初期,卖家们面临一个严峻的税务困境:他们通过亚马逊、eBay、速卖通等平台将商品直接销售给海外个人消费者(这种模式称为B2C,即“企业对消费者”)。这种业务具有以下特点:
订单海量、金额零散:每天可能有成千上万笔小额订单。
买家是海外个人:个人消费者通常不需要中国的增值税发票进行报销或抵扣。
无法逐笔开票:要求卖家为每一笔订单开具增值税发票,在操作上完全不现实,成本极高。
然而,根据当时的税收法规,这些出口销售额在理论上属于“内销”,需要先按全额缴纳增值税(当时税率通常为17%或13%),然后再办理繁琐的出口退税。这对于利润率本就微薄的跨境电商卖家而言,无疑是沉重的负担,严重制约了行业发展。
“无票免征”政策的出台,彻底破解了这一难题。
1.企业在综试区注册并在当地跨境电商线上平台登记货物出口相关信息;
2.通过综试区所在地海关办理出口申报;
3.出口货物不属于国家明确取消退(免)税的品类。
需注意的是,该政策仅免增值税和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关税等仍需如实申报缴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