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印尼没有你要的蓝海 | 在这里读懂出海

进击波财经
出海网跨境电商
关注:公众号
出海网跨境电商
2024-11-08 15:48:50
我们带着公司同事来到印尼,这是出海系列的首次探访。印尼存在机会,但钱不好赚,当地挤满焦虑的中国人,存在巨大复杂性,需打破刻板印象。印尼贫富差距大,普通人消费欲望旺盛,市场并非纯粹低价,高端和品质路线有潜力。印尼电商市场虽发展,但物流成本高,线下有不可替代地位。印尼宗教氛围浓厚,宗教问题涉及文化和法律法规,需提前了解。在印尼,各赛道竞争激烈,并非纯蓝海市场,要谨慎对待。印尼是个复杂的市场,需多听不同声音,实地考察。

不久前,我带着公司八个同事一同来到了印度尼西亚。共同探访这个出海热门地。

本文基于一手观察,绝非道听途说。秉承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态度而创作。

未来我们将持续这个出海栏目,希望大家喜欢。

1、印尼挤满了焦虑的中国人,一些刻板印象需要打破

凌晨2点25分,在信号灯由红变绿的那一刻,数十辆摩托车以极高的分贝轰鸣而过。

这是属于雅加达的夜晚。

在印尼,摩托车是最重要的出行工具,摩托车的轰鸣声就是城市的背景音。你如果到雅加达临街的酒店住几晚,一定会感谢中国对于摩托车的限制。

对不起,印尼没有你要的蓝海  | 在这里读懂出海

我们的探访系列已经做到第四期,印尼是这个系列里的首次出海。我知道很多人想问我,现在印尼那边还有没有机会?中国人过去能不能赚到钱?

我只能说机会是有的,但这个钱并不好赚。最近一年很多卷不动的中国人跑到印尼,到了那边才发现不是逃离内卷,而是换个地方继续内卷。你在印尼稍微深度体验一段时间,就可以发现那边已经挤满了焦虑的中国人。早上在酒店吃饭,都能听到隔壁桌的中国人在讨论怎么赚钱。

印尼是世界第四大人口国、东南亚最大单一市场,并正处于向上发展的过程中,所以很多中国人喜欢把印尼想象成一块没分完的大蛋糕。过度乐观了朋友们。

举个例子,我们有个粉丝在雅加达的PIK地区(雅加达的华人聚集区)开中餐厅,很多人出国创业会选择这个方向对吧。但事实上,雅加达中餐厅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当地中国人的总需求,而印尼当地人又吃不惯中国菜,指望做当地人的生意很难。PIK的很多中餐馆经常开开关关,很多店没开多久就关门换招牌换老板。

印尼人确实不卷,但我们的同胞卷啊。

与国内的内卷程度相比,印尼是个机会市场,这没错。但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印尼在存在大量机会的同时,也存在巨大的复杂性。如果只看到其中的一面,很多刻板印象会害了你。

这篇文章要做的,就是基于实地考察和对当地企业的探访,打破刻板印象。

2、印尼的普通人比中国的中产更爱消费,超低价不是唯一的出路

先说两个结论:第一,印尼贫富差距巨大,有一撮经济实力非常不错的富人,他们非常爱消费;第二,一个月入3000人民币的印尼人,用于消费的钱很可能超过上海月入过万的人。

举个例子,7月份的时候泡泡玛特在雅加达开出了印尼首店,我们这次专门去了一趟。其实去之前我有个疑问,印尼普通人的月收入才2000元人民币左右,泡泡玛特在中国都算有门槛的品牌,在印尼有人买吗?或者说有人买得起吗?

什么是刻板印象,这就是刻板印象。我到店里的第一件事就是观察价签,换算成人民币在89元、99元的样子,按照印尼人的平均收入来说价格不低。但和预想不同的是,店里的人流量甚至超过了国内的很多泡泡玛特,店里的顾客能看出来经济实力不错,背的包都是GUCCI、LV之类的,比较一般的也是龙骧、COACH。

对不起,印尼没有你要的蓝海  | 在这里读懂出海

我在过往文章里经常说,中国消费市场这几年发生的变化是消费分级。这次我发现印尼市场的原始状态就是消费分级,塔尖上有规模相当可观的富人。

与此同时印尼人的消费欲望特别旺盛,赚多少花多少,喜欢的东西贵也要买,这和国内市场是不同的逻辑。

印尼人爱消费到什么地步呢?我举个例子,我们探访了东南亚最大的TikTok分销公司,那家公司的员工收入大概在3000元人民币。放北上广深这个收入肯定得勒紧裤腰带省着花,但是人家赚3000能花3500,差的500块用小额贷。中国呢,一个上海白领月入1.5万,工资一到账一万多打到房贷卡里,维持基本生存的吃吃喝喝至少得2500元,还能剩多少用于其他消费呢?

所以不管是去印尼做小生意,还是做品牌出海,都不要把印尼想成一个纯粹的低价市场。我不是创业大师,不能告诉大家在这种市场里做什么能赚钱。但听我一句劝,去印尼搞钱不要总是盯着低价和性价比,高端和品质路线也充满潜力。

3、都把印尼当电商沃土,但快递成本决定了电商的发展上限

之前我在做研究的时候看过很多印尼电商出海的文章,很多人说现在的印尼特别像过去的中国,电商行业快速发展、欣欣向荣、一片大好。某种意义上说,有点道理。印尼有超过2.7亿的人口,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外加印尼人爱花钱,这不纯纯的蓝海市场吗。

有这个想法的朋友注意了,我要浇一盆冷水。

印尼的现在可能很像几年前的中国,电商市场迅速崛起。但未来的印尼不会像今天的中国,它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这一点。

在中国,只要你不在新疆、西藏之类的偏远地区,随便在拼多多买个几块钱的东西都能在三四天内收到。中国人习惯了一切都在网上买,又便宜又方便,所以线下生意被挤压得喘不过气。

但在印尼,电商永远替代不了线下,线下永远年轻永远充满希望。

为什么?因为印尼是个万岛之国,物流是个大问题。

印尼地跨亚洲和大洋洲,横跨南北半球,光是主要岛屿就有新几内亚岛、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苏拉威西岛、爪哇岛五个,大大小小的岛加在一起上万个。

对不起,印尼没有你要的蓝海  | 在这里读懂出海

地域广阔、人口分散、基建不行,物流成本和配送效率和中国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我举个例子,中国就算网购冰箱、洗衣机、大沙发这种大件也包邮对吧?但在印尼一个锅的快递费可以超过锅本身的价格,甚至快递费可以达到产品价格的好几倍。我们采访的一家电商企业分享了一个数据,他们的快递成本最低也要4元人民币,高起来就没边了。一个用户在他们那买个锅,因为地理位置比较偏远,快递费花了400人民币。所以很容易理解,对印尼人来说,线下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别误会,我不是说印尼电商不可做,可,非常可。但是做之前要有点心理预期,在印尼做电商,你的竞争对手不仅有其他电商商家,还有线下。怎么和线下抢生意,是印尼电商的差异性命题。

4、宗教不仅仅是文化问题,还是法律法规问题

说个热知识:印尼2亿多的人口里,超过87%是穆斯林。去印尼掘金之前,做好迎接宗教文化的洗礼吧朋友们。

印尼的宗教氛围浓厚到什么程度,我描述个画面你脑补一下。当你到雅加达出差,跑了一天回到落脚的五星级酒店,疲惫地躺在床上,打算用睡眠疗愈一下身心。这个时候,窗外的大喇叭响起了祈祷的歌声,仔细一听,整个城市都是这个声音。听不懂,但是很洗脑。

对不起,印尼没有你要的蓝海  | 在这里读懂出海

印尼的虔诚穆斯林一天要祷告五次,定时定点,就算在上班,也要停下来祷告。这是这么概念,中国的打工人一天带薪上厕所也就五次左右,那边光带薪祷告就要五次。

很多中国企业去印尼,根本没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去了才发现怎么员工动不动就脱岗祷告去了。很多出海印尼的中国企业有这段剧情,先被印尼员工的祷告频次震撼,然后发现宗教文化不可更改,只能在公司建个祷告室。

并且,宗教问题不仅仅是文化问题,还是法律法规问题。中国某个工厂生产的化妆品特别好,直接卖到印尼去行不行?不做清真认证你连入场券都拿不到。虽然化妆品不是吃的东西,但清真认证也必须做。

就连雪王去了印尼都得清真,我路过蜜雪冰城特意关注了一下,玻璃门上贴着HALAL认证标志,特别标注了100% HALAL。听当地的朋友说,每个国家的清真认证还不一样,不是一个标走天下。要是同时卖到多个穆斯林国家,得搞好几个清真标。

总而言之,无论你是个人想过去开个小店,还是工厂要卖货过去,还是品牌要过去征服东南亚,宗教问题都必须提前了解。

否则,市场会教育你。

5、 纯蓝海市场很少,看起来机会大的赛道埋伏了很多对手

站在2024年,一个中国人能想到的可以在印尼做的赛道,一定有很多中国人已经在做了。如果有个行业里面中国玩家特别少,只有一个可能,就是其他国家的强劲玩家垄断了这个行业,让新玩家没机会入局。

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中国的茶饮市场特别卷,倒闭的奶茶店太多,做奶茶店二手设备回收的都忙不过来了。现在印尼也是一样的竞争激烈,蜜雪冰城、书亦烧仙草、甜啦啦、momoyo等品牌都过去了,非常卷,和国内只是卷的程度不同。

另外有一些行业,中国品牌一直没在当地有什么水花,不是中国品牌没过去开发,而是有其他国家的对手已经把市场挖掘得差不多了。

以汽车行业为例,现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开始往印尼进军,机会确实有,但抢蛋糕不简单。

我们在雅加达的机场一落地,看到的第一个广告就是比亚迪,出机场之后机场高速的广告牌上也是比亚迪。但到雅加达市区后,目之所及七八成是日本车,最常见的就是本土和丰田,偶尔才能看到一辆新能源车。

对不起,印尼没有你要的蓝海  | 在这里读懂出海

这两年,中国的新能源车开始撬日本车在东南亚的墙角,广汽埃安、比亚迪、哪吒等车企都跑到东南亚建厂,想要抢一块蛋糕。但抢蛋糕并不简单。

说了这么多还是想表达一个意思,东南亚的大部分行业都不是蓝海市场了,至少没有有些人想象的那么蓝,不是想象中的去了就在无人区疯狂收割。还是文章开头说过的那句话,要打破刻板印象,不要轻信网上一些风风火火鼓吹印尼市场的声音。茶饮和汽车行业的信息很容易在网上找到资料,但另有很多行业信息相对不透明,听朋友、听亲戚、听大V的话轻易就去做了,水很深。现在还有人在网上说在雅加达做餐饮很好呢,真好假好得长个心眼。

片面的信息容易让人形成刻板印象,真信了你就输了。

6、印尼是个缝合怪,多看几个侧面没坏处

印尼不是一个能简单描述的市场,在不同人的视角里它就是不同的样子。

有人说印尼的电商市场高速发展机会多多,但不会告诉你清真认证有坑,物流特别吃成本,行业里有很多内卷的同胞;有人说印尼是一片蓝海,但不会说很多行业已经挤满了焦虑的中国人,该卷还是卷。

先来的中国人已经吃到了巨大的甜头,现在才想起来去的,是苦是甜很难说。

所有的数据和报告都不能最准确地反映海外市场,只能这么说:多听听不同的声音,先到当地看一看。

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但我建议你做一个勇敢且谨慎的人。

相关文章
跨境人注意啦!36个月内不申报,或面临全额补税!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布《增值税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对出口退税政策做出重要调整。新规要求出口货物或跨境服务必须在36个月内完成退税或免税申报,逾期将视同内销补税。同时,新规扩展了出口货物定义,明确了跨境服务零税率适用范围,并严格规定放弃退税后36个月内不得再次申请。这些变化意味着跨境电商企业需要更严格的税务合规管理,特别是对出口单证、收汇凭证和退货处理等环节需加强管控。政策调整将有效遏制拖延申报、买单出口等灰色操作,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出海网
2025-08-15 16:11:54
跨境人注意啦!36个月内不申报,或面临全额补税!
特朗普2.0时代的中美关系变化情况全解!
2025 年 1 月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后,中美关系呈现复杂波动。特朗普延续强硬贸易政策,多次调整对华关税,2 月起对中国商品加征 10% 关税,后逐步提升,期间双方相互加码关税,最高时美国对华关税达 145%,中国反制关税至 125%。 双方围绕关税休战展开多轮谈判,8 月将关税休战期延长至 11 月 10 日,当前美国对华关税上限 30%,中国对美 10%。此外,美国在铜产品、钢铁、半导体等领域加征关税或实施出口限制,中国则通过反倾销关税、稀土出口管制等回应。 期间也有缓和举措,如美国解除部分芯片软件出口禁令,双方就稀土供应达成协议。整体来看,特朗普政府政策具交易性和不确定性,中美在贸易平衡、技术领域竞争持续,影响全球供应链。
出海网
2025-08-13 14:22:06
特朗普2.0时代的中美关系变化情况全解!
2025亚马逊Prime会员大促促销提报已开放!
2025 亚马逊 Prime 会员大促提报已启动,作为年末旺季前奏,其能为卖家带来亿级 Prime 会员流量,助力验证运营策略和提升商品排名。提报途径有三:卖家平台广告栏的秒杀页面、联系账户经理、查看亚马逊官方邮件。
亚马逊全球开店
2025-08-05 17:39:18
2025亚马逊Prime会员大促促销提报已开放!
亚马逊双政策引爆卖家怒火:FBA服务缩水+取消文字评论惹众怒​
亚马逊近期两项政策调整引发卖家强烈抗议:2026年起取消美国站FBA备货准备和商品贴标服务,将预处理成本转嫁卖家;8月4日推行"仅星级"卖家反馈系统,取消强制文字评论并禁用申诉功能。卖家论坛反对票达272票,主要质疑包括:无法区分服务与产品评价(90%反馈实为产品评论)、丧失申诉错误差评渠道(如FBA问题导致的低分)、削弱反馈系统价值。亚马逊称此举旨在提升效率,但卖家指责其通过模糊化责任转嫁成本,98%的一星反馈实为FBA问题却需卖家担责。
出海网
2025-08-04 15:24:59
亚马逊双政策引爆卖家怒火:FBA服务缩水+取消文字评论惹众怒​
最新名单汇总!8月1日起生效,特朗普对哪些国家加征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自8月1日起将加拿大商品关税从25%上调至35%,并同步对近70个国家实施10%-41%不等的差异化税率,其中叙利亚最高41%,缅甸、老挝40%,越南20%,日本、韩国15%,巴西、英国最低10%。新规取消800美元以下跨境小包免税政策(T86),8月29日起按商品原产国税率征收80-200美元/件从量税,并严打第三国转运行为(征收40%惩罚税)。美方同时威胁对进口俄罗斯石油国家加征100%-500%关税,中国明确拒绝妥协。
出海网
2025-08-01 15:20:04
最新名单汇总!8月1日起生效,特朗普对哪些国家加征关税?
免费下载
免费下载
小程序
小程序
小程序
交流群
交流群
交流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