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来自中国的潮玩在东南亚市场掀起了一股热潮。
其中,泡泡玛特的Labubu(拉布布)搪胶系列玩偶更是风靡一时,成为了泰国人出行时的“潮流标配”。在街头巷尾,各种颜色和款式的Labubu挂件随处可见。
Labubu玩偶的热销导致其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据了解,自发售以来,在二级市场上Labubu的价格持续溢价。例如,一款年初发售价为599元的Labubu联名款,如今在二级市场上的售价已经高达11999元,身价暴涨了1900%。
对此,不少卖家也纷纷表示:“泡泡玛特真的赚疯了。”
据泡泡玛特财报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20%至125%,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收入增长55%至60%,海外市场增长440%至445%。
泡泡玛特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宁为公司设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力争全年营收达到100亿元人民币(13.9亿美元),预计年增长率不低于60%,海外增长率不低于200%。
这一高增长轨迹体现在该公司2023年的营收为63.5亿元人民币,2024年上半年的营收为45.6 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 62%。其净利润也同比增长90%,达到10.2亿元。
“这款玩具非常受欢迎,补货几分钟后就销售一空。”在新加坡的一家Pop Mart商店的工作人员表示。
零售分析师主要将Labubu热潮归功于韩国热门乐队Blackpink四位歌手之一的Lisa ,她于4月份在自己的Instagram上分享了这款毛绒玩具。
中国消费者研究公司大雪咨询的项目经理Sory Park说:“我认为Labubu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在于它的独特设计、情感联系、独家性以及与Lisa的关联。”
而除了泡泡玛特外,糯米儿、娃三岁等潮玩品牌也在东南亚打响了名号。
根据电商数据平台Metric的统计数据,在今年10月15日-11月15日期间,越南年轻人在Shopee和TikTok两大平台上共计花费了88亿越南盾(约合人民币251万元)购买娃三岁盲盒。
其中,由90后创立的「娃三岁」产品在东南亚总销售额达几个亿的故事,更是让不少卖家感到热血沸腾。
与此同时,许多类似的潮玩玩具仿制品在Shopee、Lazada等电商平台上也随处可见。
“今年的毛绒工厂都火爆啊。”有卖家说道。
随着潮玩市场的热潮不断升温,众多东南亚卖家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商机,纷纷在TikTok平台上搭建直播间进行商品销售。
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些表现突出的卖家在直播间的月销售额可达上百万,即便是成绩稍逊的卖家,月销售额也能轻松突破10万大关。
有数据显示,11月份TikTok在东南亚的潮玩热销站点包括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其中,潮玩盲袋在这些地区尤为火爆,特别是在越南,11月在TikTok销售额超过了20万元。
除此之外,还包括泡泡玛特搪胶系列玩偶、《航海王》卡牌、娃三岁搪胶系列玩偶、MEGA太空熊模型和迷你合金车模型等。
尽管围绕拉布布等特定角色的炒作热潮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但日益壮大的艺术玩具社区所展现出的活力与热情却预示着这种文化现象将在东南亚地区持续发酵并深入人心。艺术玩具不仅仅是一种商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个人情感的寄托,它们通过独特的设计语言和故事背景,与消费者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连接。
数据显示,2023年,东南亚玩具市场规模达到56.4亿美元。据预测,到2028年,东南亚玩具市场规模将增长至65.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显示出比全球平均水平更快的增长速度。
东南亚地区年轻人口众多,且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和热情,为潮玩市场提供了庞大的消费群体。
泡泡玛特的成功为出海的卖家提供了多方面的借鉴,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要点:
1.注重本地化:泡泡玛特在进入新市场时,非常注重产品的本地化推广。
2.多媒体渠道:泡泡玛特善于利用多种媒体渠道进行内容营销,包括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他们通过发布有趣、富有创意的内容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并与消费者进行互动。
3.名人效应:泡泡玛特还善于利用明星宣传和名人效应来提升品牌形象和影响力。他们邀请知名韩流明星Lisa的合作推广迅速在年轻消费者打开知名度。
5.直播带货:通过与知名主播合作,在Tik Tok直播间展示产品的特点和优势,并与观众进行实时互动。
综上所述,泡泡玛特的成功经验为出海的卖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在进入新市场时,卖家需要注重产品的本地化推广,利用多媒体渠道进行内容营销,善于利用明星宣传和名人效应提升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同时还可以尝试电商直播带货等销售方式。这些策略的综合运用将有助于卖家在新市场中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