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TRO的风声又紧了。
有不少卖家突然被TRO冻结,问我怎么处理。
其实,干Temu美区的卖家,都或多或少有过被TRO的经历。
那么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遇到TRO该怎么解决,以及我自己会用到的排雷方法
先给不太清楚TRO的卖家们介绍一下:
TRO是一种“临时禁令”。
全称Temporary Restraining Order,中文名为“临时限制令”,主要用于知识产权维权。
当版权方觉得你卖的东西涉嫌侵权,比如用了它的商标、设计或图案,就可以请律师向法院申请TRO。
重点是,我们的产品不需要和版权方的100%相同,哪怕只有相似性,都可能被判断侵权,从而被法院批准TRO。
一旦法院发出TRO,Temu就必须立刻执行以下操作:
下架产品
冻结账户的资金
严重时,甚至可能直接封号
更麻烦的是,TRO的操作流程是“先冻结,后协商”。
它来得悄无声息,可能你还没搞清楚哪里出了问题,店铺的钱就已经被冻结。
而且,别以为把链接下架就没事了。
只要产品曾经有销售记录,TRO就可以顺着交易记录追过来找你。
且现在情况更复杂,有一些专门“钓鱼”的律所正在批量发起TRO。
哪怕你只是一个小卖家,也可能逃不过TRO的手掌心。
那么,如果不幸被TRO了,我们该怎么处理呢?
当TRO下放到Temu后,卖家有21天的时间去处理。
通常一波TRO诉讼针对的不是一个卖家,而是一批。
你可以找到其他的“同案卖家”,共同委托同一个律师。
这样既可以分摊律师费用,也能提升议价和和解效率。
大多数原告并不是真心想打到底,而是希望你赔点钱了结。
找专业的TRO应对律师协助和解谈判,可以较快地拿到撤诉信(Dismissal Letter)。
如果你确信没有侵权,或产品确实有授权,也可以选择提交证据、积极抗辩。
但这个流程会更复杂,时间也更长,通常建议配合专业律师操作。
那有卖家会问了,如果金额不是很大,我能冷处理吗?
事实上,因为处理TRO的成本较高,有许多金额较低的卖家都会选择冷处理。
这里,我给大家说明一下冷处理的后果,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判断,是否要冷处理。
1、钱拿不回来
除了被冻结的资金拿不回来外,被TRO的店铺是无法退店的,所以还要考虑到押金的成本。
2、案件缺席败诉
一旦我们选择冷处理,在美国法院那里,就意味着我们缺席败诉。
你只被冻结1万美元,但判决结果是赔10万美元。
法院会记录你还欠对方9万美金的“合法债务”。
这就意味着,你在法律意义上,已经背了一笔跨国债。
且在理论中,原告可以通过申请“判决承认”程序,把美国的判决拿到中国法院进行“跨国强制执行”。
但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情况非常少发生。
总的来说,金额低的情况,确实可以考虑冷处理,但需要衡量好后果。
此外,不要使用美元账户结算,定期取款,也能减少我们的损失。
其实,想要彻底识别出产品是否侵权,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一般来说,我会用ChatGPT来辅助我识别。
在ChatGPT上,我会使用下面这个口令:
请你扮演一位熟悉电商平台(如Temu、亚马逊、SHEIN等)知识产权规则的选品顾问,帮我分析下面这张产品图片是否存在侵权风险。
请从“是否适合安全上架”的角度进行判断,重点分析以下三点:
外观设计上,是否高度相似于市面上已知的知名品牌的产品,是否存在擦边模仿风险?
产品上,是否有卡通图案、动漫形象、影视人物、品牌LOGO等,可能受版权或商标保护的元素?
产品类目是否属于侵权高发类目?
请按以下格式返回分析结果:
侵权风险等级(高、中、低、无)
分析理由(结合图示内容,说明判断依据)
上架建议(推荐上架、谨慎上架、不建议上架)
如果是要查关键词、LOGO的话,可以用美国专利商标局的查询功能来确认。
网址:https://tmsearch.uspto.gov/
按照图片里的操作,先调整查询的方式,再把一些疑似侵权的关键词放上去即可。
如果看不懂英文的读者,可以用谷歌浏览器翻译网页,但翻译功能需要科学上网。
总之,跨境电商的知识产权问题越来越敏感。
大家要建立良好的合规意识,主动规避侵权。
希望这篇文章对正在经历TRO的读者有帮助。
也祝愿大家少点碰到恶意TRO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