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电商,销量的计算公式很简单:销量 = 流量 × 转化率。
但真正做过运营的卖家都知道,转化率的提升存在明显瓶颈。比如一个链接目前转化率在 15%,要提升到 20% 可能还比较容易,但如果想直接拉升到 30%,难度会非常大。
相比之下,提升流量的空间更大。流量一旦突破瓶颈,可以成倍增长,而且操作比持续优化转化率要更直接和高效。因此,对于大多数卖家来说,真正突破销量瓶颈的核心,不是死磕转化率,而是找到方法去拿到更多更精准的流量。
而在亚马逊运营中,很多卖家对“流量”的理解还停留在搜索页,殊不知,亚马逊的流量入口远不止于此。
今天小匠就带领各位卖家全面梳理亚马逊的核心流量入口,并逐一解析卖家该如何突破流量瓶颈,从而突破销量瓶颈。
买家一进入到亚马逊的前台,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条长长的搜索框。当卖家输入关键词后,展示的搜索结果页,就是目前最直接、也是竞争最激烈的流量入口——搜索页流量。
搜索页流量入口主要分为两大板块:广告排名流量和自然排名流量。
广告排名一般就是通过亚马逊的SP广告、SB广告、SD广告等方式,快速获得展示机会,也是大多数卖家争夺的核心流量入口。
自然排名则是亚马逊的算法(A9算法和COSMO算法)对产品综合表现的判断,依靠文案质量、关键词匹配度、点击率、转化率、销量表现、广告表现、评论等多维度因素综合决定。自然流量代表的是“免费流量”,是卖家业绩长期增长和利润护城河的关键。
广告流量本质上是卖家和平台之间的一次“流量交换”,通过付费来买曝光,帮助产品获得点击与订单。但卖家要知道,广告只是辅助,打广告的目的是少打广告或者不打广告,打广告是为了逐步积累关键词权重以及加速自然排名的提升。
所以,自然流量才是关键。卖家在运营中要以自然流量为目标,最终形成“广告引流 → 自然出单 → 减少广告成本 → 利润提升”的良性循环。
去年亚马逊推出了新算法COSMO,与A9相比,它更注重用户的实际需求和行为轨迹,以及有着更精准的用户画像理解、更智能的推荐算法以及覆盖到全品类的高质量知识图谱。
其核心是通过AI语义理解重构用户搜索意图,将“用户说了什么”升级为“用户真正想要什么”。它通过算法判断用户的购物意图和行为,进行精准的流量分发,主要体现在:
1、搜索页优先展示排名:部分Listing符合COSMO算法的话,会被优先推荐。如下图所示,搜索孕妇鞋,会出现不是鞋类但是跟孕妇相关的产品。
2、Rufus推流
Rufus的核心在于亚马逊COSMO算法。COSMO对每一条listing内容进行多维度打分,而Rufus不仅依靠COSMO对listing进行评分,在此基础上融入更深层次的语义理解和实时数据反馈,理解同义词之间以及具体场景下的产品特性,实现精准推荐。
3、用户加购购买中的推荐商品
基于用户浏览/加购/购买历史,会在“为你推荐”“最近查看”等模块推送商品。在前台或者搜索结果页都有流量入口。
当用户点进某个商品详情页时,除了主产品本身,亚马逊还会提供多个“相关推荐”入口。这就是商品页流量,主要包括:商品页广告流量和关联流量。
1、商品页广告流量:顶部的SD广告位以及商品下方的广告位等。
2、关联流量:包括看了又看、相似产品捆绑销售、组合购买、买了又买、等入口。
很多卖家忽视了商品页流量,但这部分其实是提高转化和抢占竞品客户的关键环节。
在类目节点页,亚马逊提供了多种榜单型流量入口,分别针对不同阶段的产品:
Best Seller(畅销榜):代表类目销量前列的产品,能够带来持续的自然曝光和平台背书。
New Release(新品榜):帮助新产品快速积累流量和转化。
Movers & Shakers(飙升榜):24小时内排名上升快的产品有机会获得额外展示。
Most Wished For(愿望清单):用户感兴趣但未购买的产品,未来潜在购买的代表。
榜单流量往往带来更好的转化率。因为这类榜单流量的核心价值在于:平台背书 + 高转化率。
Deals亚马逊可见度非常高,可以帮助卖家快速提高销量。参加Deal活动的商品在亚马逊网站上有专属的页面,可以为产品带来高流量。
常见的Deal活动有,秒杀(Lightning Deal)、7天促销(7-Day Deal)、镇店之宝(Deal of the Day)等。
不论是秒杀、Prime Day 还是黑五网一,这类活动往往能带来短期爆发式流量。虽然参与需要成本,但对于清库存、拉动销量和评价、提升产品排名,都有比较大的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流量入口小匠需要提醒一下各位卖家,别忽略了。
就是亚马逊近期很重视的「亚马逊内容创作者计划」中“Picks from Amazon influencers”流量入口。
与传统SP广告不同,卖家无需为此支付任何广告费,而它用“按成交付费”的佣金模式。
而且出现的位置在搜索结果页,曝光位置显眼,点击率和转化率会比较不错。
核心模式就是卖家与博主互动,卖家选品→ 提供佣金 → 创作者产出内容 → 链接点击转化 → 支付佣金。佣金按照成交价和佣金比例结算。例如:商品原价 $100.经折扣后 $80.佣金比例 10%,即佣金 $8.
路径:登录亚马逊卖家平台 -广告 -亚马逊内容创作者计划
以上,我们从搜索页、COSMO推荐流量、商品详情页、类目榜单、Deals活动,再到内容创作者流量,完整梳理了亚马逊的核心流量入口。
可以看到,亚马逊的流量入口不单单只是搜索页流量,还有其他的流量入口,尤其是COSMO推流正在重新定义流量的分发逻辑。
过去依赖A9算法,卖家还能靠堆关键词、堆广告去抢排名抢流量,但在COSMO时代,平台更看重用户真实需求、语义理解和行为数据。这意味着:
传统的广告打法,越来越难以转化为长期自然流量;
Listing文案、关键词布局、甚至评论质量,都会被COSMO重新打分;
卖家如果不能理解COSMO的底层逻辑,就会陷入“广告花得越来越多,自然单越来越少”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