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万到千元:中国外骨骼技术平民化如何打开12.5亿美元市场?

从百万到千元:中国外骨骼技术平民化如何打开12.5亿美元市场?

大数跨境
出海网跨境电商
关注:公众号
出海网跨境电商
2025-11-14 14:36:42
中国外骨骼企业正将这一曾局限于工业/医疗领域的技术成功推向消费级市场,通过技术平民化、成本优化和场景重构打开全球市场。Hypershell在Kickstarter众筹123万美元,印证北美市场的巨大潜力。该赛道年复合增长率达16.27%,2030年规模将达12.5亿美元。中国企业通过国际认证、众筹验证和场景化营销构建信任,避开低价竞争,以"人体能力延伸"的创新定位抢占下一代智能硬件风口。

在2025年9月的德国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IFA)现场,极壳科技(Hypershell)的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

从百万到千元:中国外骨骼技术平民化如何打开12.5亿美元市场?

图源:YouTube

SGS机构代表Yassine Echchaia正向极壳发言人Toby Knisely颁发一张证书——全球首款户外动力外骨骼产品SGS Premium Performance Mark认证。

这张证书意味着中国企业在消费级外骨骼这一的全新品类中,率先获得了国际权威机构的性能背书。

一、从专业工具到消费爆品

曾经,外骨骼机器人仅存在于科幻电影和专业领域。《流浪地球2》中演员们穿戴外骨骼搬运重物的场景,令观众惊叹。

从百万到千元:中国外骨骼技术平民化如何打开12.5亿美元市场?

图源:小红书

现实中,这类设备长期被应用于工业康复等专业领域,动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价格,使其远离普通消费者的生活。

变化发生在近两年。一批中国科技企业开始将外骨骼机器人从专业领域向消费级市场拓展,一款名为Hypershell的户外外骨骼机器人横空出世。

这款产品在Kickstarter众筹平台上斩获超过123万美元的资金,吸引了2638名支持者,其中40%来自美国。

从百万到千元:中国外骨骼技术平民化如何打开12.5亿美元市场?

图源:Hypershell

消费级外骨骼的众筹成功,直接印证了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全球外骨骼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约5亿美元激增至2030年的12.5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6.27%。其中,北美市场以近半数的全球收入(45.13%)占据主导地位,而美国则是这一区域市场的绝对核心。

从百万到千元:中国外骨骼技术平民化如何打开12.5亿美元市场?

图源:GRAND VIEW RESEARCH

二、中国智造的技术突围

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能在海外市场迅速破圈,背后是中国企业在技术上的持续创新与突破。

以Hypershell为例,其搭载的M-One高性能电机模组输出功率达800W,能助力用户搬运30公斤的重量,远超普通人腿部力量。

AI智能运动引擎更是产品的核心亮点。MotionEngine技术能实时识别用户动作并自适应调整助力策略,还集成了9种运动模式AI自动识别,涵盖步行、跑步、登山等多种场景。

傲鲨智能同样在其产品中展现了技术创新能力,该公司市场总监张华表示:“新产品已可以通过传感器捕捉使用者的体态、步态、负载等实时信息,借助控制系统中的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处理后,即时控制外骨骼机器人的动力输出。”

轻量化与低成本是中国企业打开消费市场的另一关键。傲鲨智能创始人徐振华透露,他们的产品已从初代的近百万元,降至第五代的“千元级外骨骼”,重量也减轻到仅2.1公斤。

从百万到千元:中国外骨骼技术平民化如何打开12.5亿美元市场?

图源:Ulsrobotics

三、从B端到C端

中国外骨骼企业的出海路径,呈现出明显的从B端向C端拓展特征。

傲鲨智能最初专注于工业场景,其产品在德国慧鱼公司的生产车间中,帮助工人们搬运大型零部件。而如今,他们已开始向医疗、户外、养老等民用场景拓展。

户外运动成为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的首要突破口。Hypershell瞄准的是户外玩家与运动爱好者,其产品可帮助用户在徒步、登山等活动中减少30%的体能消耗。

杭州太希智行科技有限公司CEO梁林超在广交会上表示:“企业在今年最新研发的登山、登楼外骨骼机器人,能为佩戴者减少30%的体能消耗。外国客户对于外骨骼机器人比较感兴趣。新品主要销往欧美地区。”

四、中国企业的出海策略

面对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国外骨骼机器人企业展现出了灵活多样的出海策略。

获得国际认证是构建品牌信任的重要一环。极壳科技获得SGS认证,为其产品性能提供了客观可靠的数据支持,帮助消费者建立清晰、可信的购买参考。

参加国际展会和众筹平台也是有效的市场拓展手段。从Kickstarter到IFA,中国外骨骼企业通过这些平台向全球消费者展示最新产品,并直接获取海外订单。

在渠道建设上,中国企业摒弃了单纯的价格竞争,转而强调创新要素与质量优势。

傲鲨智能市场总监张华表示:“德国许多家庭和小型工作室有很强的工具化思维,外骨骼机器人作为一种辅助增效工具,市场前景广阔。”

应对国际关税政策变化,中国企业则通过“区域制造中心+本地化生产”的模式优化全球产能配置,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与灵活性。

五、从工具到伙伴的进化

外骨骼机器人,这一曾经遥不可及的科幻概念,正通过中国企业的创新与努力,逐步走进全球普通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正如傲鲨智能创始人徐振华所言:“外骨骼不应只是工业工具,更将进入普通家庭和日常生活,助力人们实现高品质生活。”

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应用的持续拓展,外骨骼机器人有望像智能手机一样,成为人类身体的延伸,重新定义人类能力的边界。

免费下载
免费下载
小程序
小程序
小程序
交流群
交流群
交流群
回顶部
企业跨境出海综合服务平台
关于出海网
关于我们加入我们
交流合作
友情链接
关注我们
出海网公众号
出海网小程序
出海网视频号
出海网社群
版权归出海网跨境电商(广州)有限公司所有 粤ICP备202103767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