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卖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新增 10% 的关税:
成本与定价策略
精细核算成本:重新评估产品成本结构,包括采购、运输、仓储等,找出可优化环节。
调整定价策略:采用阶梯定价,对销量稳定产品小幅提价 5%-8%;或者将受关税影响商品与低关税产品捆绑销售,分摊成本。
供应链优化
第三国中转:可将半成品出口至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组装,利用当地原产地规则享受较低关税出口美国;或通过美墨加协定将最终生产环节落地墨西哥。
供应商多元化:将非核心部件采购转向印度、土耳其等非中国供应商,降低 “中国制造” 成分占比。
市场策略调整
拓展多元市场:除美国市场外,积极开拓欧洲、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市场,入驻亚马逊欧洲站、日本站、Lazada 等区域平台。
强化品牌建设:通过 Shopify 等搭建独立站,走 DTC 模式,以品牌化运营降低平台佣金,规避原产地审查。
合规与金融手段
优化 HS 编码:与专业报关行核对产品 HS 编码,确保准确分类,避免因错误分类导致多缴关税。
运用金融工具:使用远期结汇锁定美元汇率,或通过 Payoneer 等平台选择本地货币结算,减少汇率波动叠加关税的复合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