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南亚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和电商市场之一,社交媒体的普及率非常高。根据多份权威数据,东南亚国家的互联网使用率普遍超过70%,而社交媒体渗透率则在60%—80%之间,尤其是年轻群体几乎人人使用社交平台。对于跨境电商卖家来说,了解当地用户常用的社交平台及其人群特征,是进入市场、开展营销的重要前提。以下介绍东南亚最常见的几类社交媒体。
用户活跃数量:约4亿东南亚活跃用户(印尼1.7亿、菲律宾9000万、泰国5000万、越南7000万)
用户群体类型:年龄分布广泛,18-44岁占主要比例;男性略多于女性;既有普通用户,也有大量中小企业使用Facebook做营销
特点:Facebook是东南亚使用最广泛的社交平台,也是许多人获取新闻、娱乐和购物推荐的主要渠道。它的广告系统支持精准投放,适合电商卖家做流量引入和品牌宣传。尤其在印尼、菲律宾和越南,Facebook已经成为“社交+购物”一体化的重要场景。
用户活跃数量:东南亚整体超过3亿活跃用户,其中印尼用户超1.3亿,越南约6000万,泰国约5000万
用户群体类型:覆盖所有年龄层,但年轻人和学生群体活跃度最高;喜欢娱乐、音乐、游戏和学习类视频
特点:YouTube是东南亚最受欢迎的视频平台,视频消费时间极长。用户不仅用它娱乐,还用来学习技能、寻找购物测评。对于跨境卖家来说,YouTube广告和KOL合作能迅速提升品牌认知度,特别适合做中长视频的产品展示和教育型内容。
用户活跃数量:约2亿东南亚活跃用户,印尼约1.1亿,泰国约1800万,菲律宾约1600万
用户群体类型:18-34岁年轻用户为主,以女性为核心用户群,喜欢时尚、美妆、美食、旅行类内容
特点:Instagram强调视觉体验,内容以照片、短视频和“Stories”为主。东南亚年轻人喜欢用Instagram展示生活和追踪潮流。品牌和电商商家可通过KOL带货、视觉广告和社群互动触达年轻消费群体。
用户活跃数量:东南亚整体超2.4亿用户,其中印尼用户约1.2亿,越南约5000万,泰国约4000万
用户群体类型:以13-29岁的年轻人和学生群体为主;偏好娱乐、舞蹈、搞笑和购物相关短视频
特点:TikTok是近年来东南亚增长最快的社交平台,它不仅是短视频娱乐平台,更发展出了TikTok Shop电商模式。用户消费行为明显,边看边买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习惯,对跨境卖家极具吸引力。
用户活跃数量:东南亚用户超过3亿,其中印尼用户约1.7亿,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几乎全民使用
用户群体类型:覆盖各年龄层,既有日常用户,也有大量中小企业使用WhatsApp进行客服和营销
特点:作为即时通讯工具,WhatsApp是东南亚人日常生活的重要一部分。商家常用WhatsApp Business与客户沟通、提供售后服务,甚至直接完成交易。它是典型的私域流量运营平台。
用户活跃数量:泰国约5000万活跃用户,占总人口七成以上;印尼约2000万用户
用户群体类型:主要集中在泰国、日本用户较多;年龄分布均衡
特点:LINE是泰国最常用的即时通讯软件,功能类似微信。用户不仅用它聊天,还通过官方账号订阅品牌、购物和支付。跨境电商卖家在泰国市场若能结合LINE运营,将大大增强用户粘性。
用户活跃数量:越南约7500万活跃用户,覆盖率超过70%
用户群体类型:主要为越南本土用户,适用于各年龄段
特点:Zalo是越南最受欢迎的本土通讯软件,功能类似WhatsApp/微信,包含聊天、支付和服务订阅。对于想进入越南市场的卖家,利用Zalo广告和社群运营是必备手段。
用户活跃数量:约4000万东南亚用户,菲律宾和印尼最活跃
用户群体类型:25-40岁群体为主,政治、新闻、娱乐话题用户集中
特点:Twitter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热点讨论、舆论和粉丝互动上。虽然用户数不如Facebook和TikTok庞大,但在公共议题、体育和娱乐领域具有较强传播力。
在东南亚,社交媒体的使用场景和平台类型极为多样化。
全民型平台:Facebook、YouTube、WhatsApp ——覆盖范围最广,适合大规模投放和品牌曝光。
年轻人聚集平台:TikTok、Instagram、Snapchat(部分国家)——适合做潮流、快消和电商带货。
本土特色平台:LINE(泰国)、Zalo(越南)——适合深耕本地市场,建立长期客户关系。
信息传播平台:Twitter ——在热点话题和公共讨论上具有较高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