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zada作为东南亚最具影响力的跨境电商平台之一,覆盖了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新加坡和印尼六大核心市场。对于跨境卖家来说,选品的好坏直接决定店铺能否成功。那么,Lazada该如何选品?有哪些高效的方法与实用技巧?
在开始选品之前,卖家必须明确两个关键问题:
目标市场是谁?
不同国家的消费水平、文化习惯、节日节点、支付方式差异很大。例如:
印尼消费者注重性价比,价格敏感;
新加坡用户更偏好品质、品牌感;
菲律宾用户热衷时尚与潮流单品。
用户需求是什么?
Lazada用户多为移动端购物者,喜欢视觉吸引强、使用便捷的产品。
因此,在选品时要关注功能实用、性价比高、图片吸引人的产品。
(1)Lazada Business Advisor(BA数据中心)
平台卖家后台自带的分析工具,可查看各国热销品类、搜索趋势、转化率等。
卖家可通过数据筛选高流量、低竞争的细分品类。
(2)Lazada Seller Center推荐榜单
后台会周期性推送热销榜单和潜力新品榜;
可以查看不同站点的热门关键词与增长类目,快速发现新机会。
(3)Lazada Sponsored Discovery关键词工具
通过广告关键词热度了解用户搜索偏好;
有助于判断新品是否具备流量潜力。
如果想更高效挖掘品类趋势,可以结合外部选品工具:
SellerApp、DataHawk、ZonGuru、阿里指数等数据平台,可分析产品趋势、竞争程度、利润空间。
Google Trends:查看东南亚消费者搜索趋势,判断季节性和话题热度。
Facebook/ TikTok热门趋势视频:东南亚年轻用户高度依赖社交媒体,热点视频常带动新品爆卖。
方法:
搜索与你相似的品类,查看TOP卖家的销量、评价、价格区间;
观察他们的上新频率、主图风格、主打功能;
找出他们销量高但竞争尚不激烈的细分类目。
关键点:
不要盲目复制爆品,应思考“差异化卖点”。
例如在功能上微创新、在包装上优化体验、在营销上突出使用场景,都可能带来销量突破。
Lazada在东南亚有非常明确的活动节奏,如:
3.3、6.6、9.9、11.11、12.12大促;
各国节日如泰国宋干节、菲律宾圣诞季、印尼斋月等。
卖家可提前2-3个月围绕节日场景备货。
例如:
斋月期间主推厨房用品、礼盒包装;
圣诞季主打家居装饰与礼物类产品;
年中大促则以电子产品、时尚服饰为核心。
相比竞争激烈的大类(如手机壳、T恤等),选择细分需求明显的小众产品往往更容易脱颖而出。
例如:
宠物降温垫、迷你搅拌机、防水收纳袋、露营小灯等。
东南亚物流费用较高,轻巧、体积小的产品能有效降低运输成本,提升利润空间。
主流畅销价位集中在 10~30美元,可根据市场定位决定是否走高端路线。
选品前应浏览同类热销产品的评论,了解买家最常吐槽的问题,作为优化方向。
Lazada新品在上架后的前7天会获得一定流量扶持期。
卖家应在这段时间内加强推广、投广告、做社交引流,提高点击与转化。
根据平台最新趋势,当前热销品类包括:
电子产品:无线耳机、蓝牙音箱、充电宝;
家居收纳:防潮收纳盒、厨房用品、LED照明;
美容个护:面部清洁仪、剃须刀、护肤小家电;
时尚服饰:运动服、凉鞋、休闲配饰;
母婴用品:婴儿推车、安全座椅、儿童玩具。
这些品类普遍具备高需求、更新快、易推广的特点,非常适合中小卖家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