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美国以547958名活跃卖家位居榜首,平均每位卖家创造了55788美元的收入——比其他任何主要市场都高出20多万美元。但除了收入之外,还有其他值得关注的地方。美国市场激活率最高,这得益于60%的新卖家在12个月内实现了首笔销售,而墨西哥和意大利的这一比例分别为8%和24%。这当然得益于市场规模,但也得益于每月26.9亿次的访问量所带来的细分市场生存空间。每位卖家平均4909次的访问量为一些在其他地方根本无法存在的特色产品创造了机会。在美国,销售酸面包发酵剂的生意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搜索量支撑着它。但在澳大利亚,同样的生意却失败了,因为那里根本没有这类搜索。
2、日本排名第二,这与传统认知相悖。其128亿美元的商品交易总额(GMV)在全球排名第八,低于西班牙、墨西哥和巴西。然而,日本极高的卖家生存率表明,一旦站稳脚跟,卖家就能保持卓越的可持续性。在五年前就已活跃的卖家中,如今仍有15.5%保持活跃,而排名第二的加拿大仅为12.4%,美国更是只有7.8%。134767名活跃卖家平均年收入仅为95002美元,但每位卖家平均获得3977次访问,这表明消费者对其关注度很高。该平台更看重对文化的驾驭能力而非运营规模,通过适应而非追求数量来打造长期且稳固的竞争优势。

3、德国位列第三,反映了欧洲在壁垒与护城河之间固有的权衡。德国拥有151.435家卖家,商品交易总额达508亿美元,平均每家卖家贡献335175美元,位居欧洲第二。然而,其平均每家卖家访问量仅为2688次,低于美国基准水平,且考虑到监管的复杂性,其卖家寿命和活跃度得分也较为一般。德国扮演着欧洲的试验场角色,在一个市场中驾驭复杂局面,有助于其向监管相对宽松的邻国扩张。
4、尽管面临结构性挑战,英国凭借其卓越的营收表现位列第四。脱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国的激活率,但其157074个账户中每位卖家341961美元的收入使其成为欧洲最大的营收增长点。每位卖家2375次的访问量——在排名前五的市场中最低——迫使企业在优化策略方面超越单纯追求访问量。尽管脱欧后的监管环境较为复杂,但共同的语言仍然是英国进入欧洲市场的战略要地。
5、加拿大凭借其可持续发展指标位列前五,而这些指标与其相对较小的规模形成鲜明对比。该平台231578个卖家的总交易额为252亿美元,平均每个卖家仅获得108658美元,在全球排名第七。然而,其强劲的“长寿指数”证明了该平台的商业可行性。问题在于:每个卖家平均只有842次访问量,这造成了流量受限的环境,需要进行严格的优化。因此,该平台成为了一个高效的试验场,扩张相对容易,但规模有限——这是保守扩张的理想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