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上半年,中国零售行业在经济复苏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呈现出格局嬗变与增长新范式交织的发展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24.55 万亿元,同比增长 5%,二季度增速进一步提升至 5.4%,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52%,成为拉动经济的核心引擎。
即时零售作为零售领域的增长亮点,市场规模预计达 7800 亿元。在消费需求即时性、便利性的推动下,生鲜与快消品在即时零售中的渗透率持续提升。消费者对于 “30 分钟达”“1 小时达” 的依赖度日益加深,这一模式不仅重塑了传统零售的配送时效认知,也促使零售商与品牌商加速构建本地供应链与前置仓布局,以更高效地响应消费者需求。
线上零售方面,其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达 30.82%,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 6.4%。尽管线上零售增速相较于前些年有所放缓,但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模式依旧保持活力。直播电商通过 “内容 + 场景 + 互动” 的形式,不断拓展商品品类边界,从美妆、服饰延伸至生鲜、家居等领域;社交电商则依托私域流量,以社群分享、拼团等方式,提升用户粘性与复购率,为线上零售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实体零售在经历多年调整后,也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能。存量调改项目占比超过 10%,百货行业更是逆势迎来新开规模 20% 的增长。实体商业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商品售卖,而是朝着 “体验式消费中心” 转型。众多商场引入主题街区、沉浸式展览、特色餐饮等多元业态,打造集购物、娱乐、社交于一体的消费场景,重新吸引消费者回归线下。
首发经济的活跃程度同样令人瞩目。一二线城市上半年落地品质首店超 2500 家,其中非标首店数量增长 20.7%。这些首店不仅带来了新的品牌与产品,更传递着前沿的消费理念与生活方式。无论是国际奢侈品牌的限时快闪店,还是本土新兴品牌的概念体验店,都成为城市商业活力的重要象征,推动着消费市场的迭代升级。
消费趋势层面,“心价比” 与 “情价比” 愈发受到重视。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不仅关注商品的价格与质量,更看重其背后的情感价值与精神满足。体育娱乐、疗愈养生等领域的消费增长显著,人们愿意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情绪的舒缓疗愈买单。例如,户外露营装备、瑜伽冥想课程等产品与服务持续热销,反映出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与内心平衡的追求。
AI 技术的深度应用,成为推动零售行业智能化与全渠道融合升级的关键力量。在供应链环节,AI 算法能够精准预测市场需求,优化库存管理,减少缺货与滞销情况;营销方面,AI 可基于消费者画像进行个性化推荐,提升营销触达的精准度与转化率;此外,智能客服、无人零售等场景的落地,也为消费者带来更便捷、高效的购物体验,加速了线上线下全渠道的深度融合。
展望未来,零售行业的发展将继续围绕消费需求的变化与技术的创新展开。即时零售的边界可能进一步拓展,覆盖更多商品品类与服务场景;线上线下的融合将更加紧密,形成 “无界零售” 的生态;AI 等新技术的应用也将不断深化,推动零售行业向更智能、更高效、更具温度的方向演进,为消费者创造更优质的消费体验,同时为行业发展开辟新的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