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别用“中国式”思维做外贸

外贸知识课堂
出海网跨境电商
关注:公众号
出海网跨境电商
2024-10-14 15:12:52
外贸朋友询问业务员回复询盘后买家不回复或成交不了订单的原因。作者以两个询盘回复为例进行分析,指出业务员不能被国内贸易思维定式束缚,应先介绍产品性能和亮点,再询问买家数量;不要一上来就索要买家其他联系方式,应先建立初步沟通和信任;当买家提到其他公司产品价格更低时,应提供证据证明自己产品质量更好,而不是诋毁竞争对手。总之,要改掉不好的固定式外贸思维,以诚实守信的态度与国外买家沟通。

最近有外贸朋友在问,他下面几个业务员为什么回复过去的询盘总是得不到买家的回复,或者成交不了订单。我看了下内容,在这里举两个例子:

询盘一(大致内容):

买家: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your xxx,can you send me your price?我对你的xxx很感兴趣,你能把你的价格发给我吗?

业务员回复:

Hi, how many you want to buy?你好,请问你想买多少?

询盘二(大致内容):

买家:

Do you have xxx in stock? I want to buy some samples to test first.你们有xxx库存吗?我想先买一些样品来测试。

业务员回复:

Can you tell me your email address or whatsapp number?你能告诉我你的电子邮件地址或Whatsapp号码吗?

以这两条询盘的回复为例,最终的结果都是没有回复或者订单石沉大海。或许有人会问,这两条询盘的回复有什么毛病吗?

在国内很多推销员并且是有经验的推销员看来,这两条询盘的回复再正常不过了,没毛病。

那好,我再帮你往深层剖析一下,先说说询盘一的情况:

在很多中国业务员甚至老板们看来,订货有量就有价,量大价优在中国相当盛行。所以,业务员往往被这种外贸思维定式给拴住了。

业务员看到买家要是没有说个大概的订货数量,就会觉得说我这样没法给买家报价,所以上来就是一句“你要多少个”。

如果我是买家,我会非常反感一上来业务员就这样回复和发问的,实践证明,也的确很多国外买家同样不喜欢刚一上来得到的就是这样。

站在买家的角度思考一下,供应商没有给我价格,没有跟我说产品的性能,更没有表达对产品的专业度,上来就是一句“你要多少个”,他们怎么能够确定数量给你?

所以,一个业务员千万不要被国内很多的固定贸易思维给束缚了。

据了解,从事国内贸易的业务员最喜欢干这种事:你让工厂报价,工厂上来一句就是你要多少?你让货代报价,货代上来一句就是你有多少货要走?

所以,潜移默化中,从事外贸的业务员也形成了这种思维定式,把这种思维定式用在国外买家身上。我想提醒一句,有些很现实的想法和文化在我们国人身上或许没有问题,但是用在国外买家身上,或许就是适得其反。

因此,在我看来,正确的顺序应该是你要先给买家简单介绍一下你的产品性能和亮点,可以选择先不报价,或者给买家一个价格区间,然后再顺其自然的询问买家大概需要多少数量,因为量多才能给到更好的价格。

这样买家就一定会感觉舒服多了。

再说说询盘二的情况:

众所周知,很多买家并不是经常会登录阿里巴巴后台看供应商回复的消息,这对于订单的促成是不利的。所以,业务员第一时间要买家给到邮箱或者WhatsApp等其他联系方式方便后续跟进,咋一看,没毛病。

在这里,我想举个例子:

一个销售员有一天打电话给你向你推销产品,给你简单描述了产品信息以后就向你要QQ或者WeChat等其他联系方式,你愿意给吗?同样的道理,在国外买家看来,你这种非常唐突的要他其他联系方式,的确是不妥的。

这种行为非常冒险,有些买家不介意,有些买家却很介意,他会直接告诉你,我只和你在阿里巴巴上联系,那你岂不是很尴尬?

因为对于很多国外买家来说,有些联系方式是他私人生活里用到的,他现在和你的沟通,是出于在工作上的,他们把工作和私人生活分的很清楚,他们不希望你在他非工作时间你去打扰到他。

所以,外贸业务员不要一上来就要买家的其他联系方式,切忌如此唐突的去要联系方式。你可以先和买家有初步的沟通,接受你的产品和服务,让买家对你有一定的兴趣以后,再自然的向他要联系方式,他会更加愿意给你。

千万别忘了,你在买家心里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除了这两个案例之外,还有一点我想提醒一下大家:当买家跟你说,他在别的公司找到了和你一样或者类似的产品,而且价格比你的低。

这个时候,有些业务员会跟买家说:一分钱一分货,我们的质量更好,那家公司的质量不好,这么低的价格一定是给你质量有问题的产品....

你这样的解释99%的可能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为什么呢?

首先,人家的价格就是比你的低,你要证明你的产品质量更好,性能更完善,你得讲证据,你要拿出一些检测报告或者认证证书来说事,事实胜于雄辩的道理中西方的人都懂。

你口说无凭的话,买家凭什么相信你?

其次,国外很多买家非常不喜欢一个供应商去诋毁另外一个供应商的产品质量,这在他们看来是一种特别卑鄙的商业竞争行为。

除非你能提供一些证据证明竞争对手的产品质量有问题,或者买家之前的确买过那家公司的产品,事实是质量的确不好,你才可以这样跟买家说。否则,在他们看来,你这是一种小人的行为,给人留下的印象会非常不好。

归根到底,这三个案例都是被固定式的思维所束缚和影响的,你用这些错误的思维去和买家沟通,买家不但觉得你的回复很不专业,甚至怀疑你的品德存在问题。

一定不要被买家认为你是奸商,从诚信合作伙伴的印象变成奸商只要一秒钟,但是要从奸商再变回诚信的合作伙伴,谈何容易。

所以,一定要改掉不好的固定式外贸思维,现在国内的贸易的确存在一些很不专业很老油条的现象,比如工厂的交期没个谱,说好几天交货硬是给你拖个十几天甚至几十天。

再比如说好给你这个价格,等你下单的时候又是这个给你加价那个说材料上涨给你加钱。我们应对国外市场的时候,千万不能把这些思维模式去应对国外的买家。

虽然说不至于对国外买家要做到什么都一五一十,但最起码,要本着一种诚实守信的态度,尽量把一些沟通在明面上给人感觉真诚,千万不要犯刚才列举案例中出现的这些固定思维。

相关文章
欧洲跨境物流指南:海外仓vs直邮模式全解析​
欧洲跨境电商物流面临直邮与海外仓的选择难题。海外仓可缩短尾程配送至1-2天,提升买家满意度并获得平台流量扶持,但需考虑头程运输、仓储管理和尾程配送等全链路优化。德国海外仓适合泛欧配送,英国则适合单仓覆盖全国市场。头程运输需根据产品特性选择空运(5-7天)、中欧班列(18-22天)或海运(35-45天)。尾程成本受包装尺寸影响显著,如德国市场包裹厚度超0.2cm可能导致费用增加2欧元。建议卖家在选品阶段就规划物流方案,平衡成本与时效。
eBay
2025-08-18 16:51:43
欧洲跨境物流指南:海外仓vs直邮模式全解析​
中国香水市场最大的问题:不是没产品,而是缺少“语境重构”
中国香水品牌普遍陷入"文化包装"的误区,过度强调东方原料、古风设计等视觉符号,却未能解决消费者"不知何时用、为何用"的核心问题。Velora创始人Lora指出,中国香水市场真正缺失的是"气味行为语法"——一套指导香水使用的社会共识。她提出香水应转型为三种工具:情绪调频器(镇定、陪伴、归位)、场景触发器(会议、出行、午休等生活节点)和轻人格表达(摆脱性别标签)。香水文化的本土化不在于堆砌东方元素,而在于创造符合中国人生活习惯的使用语境,让香水从"可有可无的装饰品"变为"日常生活的情感工具"。
Velora
2025-08-17 08:00:00
中国香水市场最大的问题:不是没产品,而是缺少“语境重构”
收藏!亚马逊卖家评论政策与申诉流程全解析
亚马逊严格禁止卖家通过补偿、返现等方式换取好评,或创建虚假账号发布评论。违规行为包括:直接联系买家要求好评、在商品包装中添加联系方式、安排亲友发布虚假评论等。一旦被标记违规,卖家需在72小时内提交申诉,承认违规需提供详细操作说明,否认违规则需提交确凿证据。品牌卖家可通过透明计划合规展示品牌信息,或使用Vine计划获取真实评价。遭遇恶意评论攻击时,可通过"Report abuse"按钮或邮件举报。合规经营评论是亚马逊店铺长期发展的关键。
亚马逊全球开店服务号
2025-08-13 16:38:42
收藏!亚马逊卖家评论政策与申诉流程全解析
Meta投流广告投放技巧,让你的品牌曝光翻倍!
Meta投流广告(覆盖Facebook、Instagram等平台)的核心目标是提升品牌曝光和触达率,而非直接追求成交。适用于新品预热、品牌传播、活动造势和粉丝增长等场景。关键策略包括:初期设定宽泛兴趣标签,中后期定向高互动人群;使用冲击性开头和竖屏视频素材吸引注意力;控制预算频次避免广告疲劳。效果衡量指标主要为CPM、CTR、互动率和覆盖人数。投流广告可作为转化广告的前置步骤,先建立品牌认知再推动成交,形成营销组合拳。
LoveAd爱竟
2025-08-13 10:39:27
Meta投流广告投放技巧,让你的品牌曝光翻倍!
提升转化率,eBay广告实操九大FAQ!
eBay广告团队针对卖家常见问题发布实用FAQ指南,涵盖优先活动策略、店铺推广及广告报告等核心内容。优先活动策略中,智能定位广告通过物品刊登和买家搜索词报告优化投放效果,手动定位则需关注关键词竞价、匹配类型及广告组设置。对于已排名靠前的物品刊登,仍建议投放广告以获取更多曝光。新刊登可直接加入现有广告活动,但表现不佳时建议单独创建广告组。
eBay
2025-08-12 15:22:48
提升转化率,eBay广告实操九大FAQ!
免费下载
免费下载
小程序
小程序
小程序
交流群
交流群
交流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