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亚马逊的规则和玩法一直在变,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是消费者永远是不变的。
运营的本质,就是让买家在搜索时更容易找到我们的产品
很多人一提到搜索想到关键词,其实这是最基础的一个层级,运营的核心就是用户心智。
我们要从用户的视角出发,理解他们在搜索时的真实需求和购买决策过程,我们的链接销售才能不断地突破。
亚马逊目前的搜索算法已经迭代到了A10.虽然官方一直没有更新过版本号,但是本质比A9更加复杂。
1、从权重理解词
说人话理解,以前的搜索,通过文本相关性来判断搜索词和商品是否匹配,哪怕链接产品不具备“关键词属性”,但是也能带来流量。
比如,标题中写粉色鼠标,但是鼠标不是粉色,但是系统仍然会分配流量。
现在的搜索逻辑:
相关性基础,更多通过搜索词数据反馈分配流量。
这些数据就是点击率、加购率、转化率、销量、销售额、退货率。同一个链接,哪个词的数据反馈更好,词的排名越高。
围绕目标词找相关流量词,先把一个词的排名做高,通过词汇的流量和销量带动整个链接的权重,从而再带动其他词的基础权重,其他词再反馈到链接,形成搜索流量的闭环。这是一个长尾词打法策略。
2、定价为先
新人定价喜欢:先找到自己喜欢有优势的产品,再决定卖多少钱。
亚马逊成熟卖家的定价逻辑是:先决定卖多少钱,再找到目标产品。
定价和选品几乎同等重要,但常常被忽略,价格高或者低都有可能影响我们拿到流量。
那怎么知道我现在的品,应该定多少价格才能拿到流量?
A:前台搜索5个核心关键词,首页最低和最高价格就是我们的参考标准
B:找到飙升榜单,分析表现优秀的新品看推新期定价策略
3、亚马逊搜索排名规则
前期做好基础工作,一切目的向亚马逊证明你比同期卖家好
新品数据加成:点击率>转化率,优化点击率数据
长期数据:转化率、销量、好评、退货率
每个类目核心流量基本把持在20个词左右,其他流量则不定时覆盖在长尾词。
所以重点关注你的类目核心出单词、你的类目核心主词、你的竞争对手的转化词。
参考值:搜索量+转化率+销量
卖家精灵可看
1、竞争对手转化词:找到竞品3-5家,反查出单词
2、类目核心出单词:注意前台搜索验证关键词和产品的关联度
3、核心主词:一个产品会有2-3个不同的叫法,主词错了,很多关联流量就进不来
1、怎么选择前期主推词
为什么上来就大词费钱又推不起来,因为你没有评估自己的实力和词匹不匹配
选词标准:看你定的词搜索结果页,除去广告位置,首页最低的销量。链接做不到这个销量,那么这个词暂时就没有实力上。
2、广告
-PPC
-品牌广告
90%的爆款都是靠搜索流量,PPC是前期做搜索流量最靠谱的渠道
广告策略:
初期:找到和链接属性相关性高的关键词,围绕词定标题、广告词、评价策略等。初期广告既拉搜索流量又承担测试重任,测点击、测转化、测长尾词。
中期:优化广告流量,根据PPC定品牌广告策略
后期:广告盈利平衡点控制,评估产品实力。
前期要的不是流量,而且权重和评价,权重就是你的点击率、好评率、转化率、销量。
新卖家会迷茫,广告也做了,测评也做了,为什么销量没有增长?广告、测评这些和销量没有直接关系,中间有多层过滤,思考:
1、广告或者测评不一定带来权重
2、权重提高不一定代表流量提高,权重就是关键词排名,关键词排名仅代表曝光量,曝光量变成流量要CTR,也就是点击率
3、当排名、曝光量、点击率都提升了,剩下的就是CR,转化率
走到这里,我们会发现,电商的本质只有2个数据,CTR和CR ,作为新品,CTR是运营首要关注的东西。
1、选款能力
非标品倾向于款式、标品倾向于功能。款式和功能是点击率的核心。
饰品、服装、鞋帽这类典型的非标品类目,要么用心思考你的目标用户的喜好,要么就要大量上款大量测试,吊死一棵树去研究打法,是这个类目新卖家最忌讳的运营方式。
2、图片做得好
新品定好引流核心关键词是哪个,研究竞品,围绕词、对手和产品构思图片;
通过PPC或者站外工具执行、验证,不断提高图片的点击率,选出最好的主图。
3、价格:高中低
低价高销量不适用于所有类目,有的类目合适的高价反而获得高点击。
到底是高于同行、低于同行的定价,仍然是需要测试的。
1、主卖点设置
一个产品有N个特点的时候,产品是没有吸引力的,思考自己的核心卖点。
A+上或者副图上,因为有足够的位置展示多个卖点,会容易忽略对重要的卖点反复植入用户心智
2、促销
优惠券、买X获得折扣等等,观察对手的策略,自己不断更换促销策略数据对比
3、评价
所有潜力爆款如果第一条评价是差评,销量最高当天能下降50%。除了处理差评外,没有差评前的应对工作也很重要。做好追评工作和评价规划工作。
运营是个持续优化的过程,光有好的策略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执行力。
新人一定要建立一个日-周-月度复盘机制,定期分析数据,及时调整策略。
比如:
·后台业务报告的流量与转化
·目标关键词排名与广告点击和转化
·竞争对手广告促销策略
·每天自然流量变化再提炼到广告中数据观察
运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持续积累和优化。
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