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今全球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背景下,小众类目品牌出海正逐渐成为一种别具一格且蕴含巨大潜力的商业新趋势。
尤其像Olight手电筒看似普通,年收入超10亿。
今天我们一起看看它是如何从“出海小白”成长为“10亿品牌”?
截图自官网
深圳电商品牌Olight成立于2007年,在出海初期,Olight主要依赖代理商进行海外销售。
然而,由于品牌知名度有限,在与美国代理商的谈判中往往处于劣势,导致价格和进货量受到压制,业绩增长面临挑战。
截图自官网
为了摆脱对代理商的依赖,Olight于2015年正式开展跨境电商业务,选择亚马逊作为出海第一站。但当时正值中国卖家在亚马逊平台爆发式增长,Olight的品牌声音被众多竞争对手所淹没。
面对这一困境,Olight果断转变策略,致力于品牌建设,决定打造独立站以提升品牌影响力。随后,Olight的高层前往美国成立了子公司,并着手搭建品牌独立站。
截图自官网
令人惊喜的是,独立站上线仅仅几天,Olight就拿到了价值十万美金的订单,正式打响了海外市场的第一炮。
与传统室内及商业照明不同,Olight聚焦于强光手电及户外运动周边这一细分且小众的领域。
其主攻的欧美和日韩等发达地区,几乎不存在手电筒的刚性使用场景。
截图自官网
这意味着Olight的目标客户高度聚焦于户外爱好者以及狂热的EDC(Everyday Carry)人群。值得注意的是,后者为Olight贡献了最主要的业绩增量,成为品牌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Olight拥有丰富的产品线, 包括手电、 头灯、 装备灯、 营地灯、 氛围灯及周边配件等, 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 执法、 军警、 户外及家用等领域。
截图自官网
品牌在确保产品功能满足用户核心需求的同时,也格外注重外观设计的精研与突破。
以Arkfeld Pro为例,它打破了传统手电筒的圆柱造型,采用了更显精致、耐看的长方体设计。这种创新设计的背后,正是Olight积极听取顾客意见与反馈的结果,体现了用户驱动的产品理念。
截图自官网
Olight的营销策略围绕社交媒体精准投放和深度本地化运营展开。
1、在社媒投放上,该团队主要做了三件事:
一是强化品牌专业化定位,通过投放社交媒体红人、聚焦专业手电媒体和优秀论坛、邀请专业人士撰文实现垂直精准触达;
二是塑造本地化品牌形象,在YouTube、Facebook、Instagram等平台启用当地人出镜拍摄素材。
截图自TikTok
三是同步构建私域流量池,搭建并运营各大社交平台社群。与此同时,Olight深谙“粉丝经济”之道,通过提供产品终身保修、“超级客服”的快速响应与服务、完善的用户等级体系与专属权益,以及在用户生日等关键节点赠送贴心礼物,构建了强大的用户粘性。
截图自官网
2、在本土化经营策略上
Olight自2018年起,就开始了自己的独立站扩张之路——先后在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日本、韩国等地区开设独立站,目前已经在全球13个国家设立有独立站。其核心策略是:在各个国家的独立站招募当地人负责运营。
Olight坚信,只有真正深入当地,启用本土团队,才能为用户提供更贴合需求的服务体验。
“与时俱进,敢打敢拼”是Olight精神的最佳写照,也是出海品牌值得借鉴的核心。其成功证明,即使在小众赛道,通过精准定位、极致产品、创新营销与深度本地化运营,同样能点亮全球市场,成就十亿级品牌。出海征程,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