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山海经”起源于海外网友用AI合成的耐克鲨鱼(Tralalero Tralala)——一只穿着蓝色耐克鞋的鲨鱼,搭配上魔性的意大利语音频,因其荒诞、无逻辑的风格而得名“意大利脑腐”(脑腐:网络上的一种调侃性说法,用来形容那些看起来非常抽象、无逻辑、甚至“低级趣味”但却莫名其妙让人上瘾的内容)。随后更是出现了仙人掌状穿着拖鞋的大象(仙人象)、一根形如木棍的人类(木棍人)、脸部是茶杯的女郎(茶杯女)等等一系列怪诞形象和魔性视频,均是网友们利用AI工具创作而成。
这还没完,全球网友还使用AI工具对这些角色进行整活,形成“电子斗蛐蛐”式的战斗视频和二创世界观。比如,YouTube博主“anatoxich”于4月发布了多条整活视频,不仅让AI人物之间“激情对战”,还挑战在短时间内完整说出这些AI角色的所有意大利名。这些视频在YouTube上获得超百万播放,点赞数超数十万。仅仅该博主,就因“AI山海经”获得了数亿的网络流量。
这些AI角色迅速传到国内,因其怪诞的外形仿如《山海经》的现代版,于是被国内网友赋予了“AI山海经”的名号。不仅有博主们纷纷做起了科普视频进一步加速其在国内的传播,在小红书、B站、抖音等平台形成“AI山海经”热潮,甚至还有网友参考《山海经》将相关形象整理成了图鉴,甚至自己打印角色卡片,在线下玩起角色对战。
小红书上网友整理的部分“AI山海经”常见形象
一番操作下来,就将“AI山海经”捧成了近期顶流。尤其是“木棍人通通通”(Tung tung tung sahur)。在YouTube上,几乎有“木棍人通通通”出现的视频,大多是百万级播放量的爆款,甚至它还拥有了专门的百科词条。在其出生地TikTok,更是有数十个以其命名的达人账号,进行视频内容创作传播。
这场由AI创意引发的商业浪潮,正沿着“技术创新 - 社交媒体传播 - 网友二创 - 电商变现”的路径持续发酵。中外玩具网调研发现,“AI山海经”的网络人气于4月初开始发酵,5月在电商平台上便已出现相关商品,毫无意外,均来自中国商家,展现了中国玩具产业快速的供应链反应能力。6、7月以来相关玩具(包括但不限于毛绒玩偶、手办盲盒、积木、钥匙扣、拼图、画册等),在国内的淘宝天猫、抖音小店,海外的亚马逊、eBay、虾皮、TikTok Shop等各大跨境电商平台热销,其中美国、欧洲、东南亚市场需求量较高,在其货源平台1688上已售出数十万件,总销售额已破百万。有商家透露:“去掉进货成本、物流仓储费、包装费后,AI山海经玩偶的利润率在25%~30%。”
亚马逊上的“AI山海经”商品,品类繁多
中外玩具网监测发现,仅一款“木棍人通通通”的语音发声解压按压玩具挂件,在抖音小店平台上的单店单链接30天销量就超过2万,好评率高达97.87%,其中近95%是通过带货视频下单。而在淘宝平台,很多都是小孩通过社交平台了解到“AI山海经”要求家长购买,人气和销量都非常不错。
淘宝平台上的销量和人气均不错
那么,这股热潮还能持续多久?
有商家表示:“Tik Tok的热梗容易过时,‘AI山海经’在国内抖音上的热度已经减退。”但根据中外玩具对亚马逊欧美站点和TikTok Shop东南亚站点的7月销量监测发现,“AI山海经”在海外的需求仍在攀升,尤其在美国、欧洲、东南亚市场。
在亚马逊,仅搜“Tung tung tung sahur”(木棍人通通通)关键词出来的产品就有约5千条链接,销量排名靠前的都是玩具,销量最高的链接来自美国站,月销超过2千件。该链接产品从5月上线,销售趋势一路上扬,8月仅过5天,销售额已接近7月全月金额。而英国站的相关商品链接就有约1500个,是所有站点中相关商品链接数量最多的,美国站点排名第二。其余欧洲站点产品链接数量在300-800款之间,最高月销量在100左右的水平。令人意外的是,在墨西哥和印度这两大新兴市场站点上,商品链接数量也分别有250+和30+。但印度站点产品链接数量虽少,但7月最高的单链接销量已过千。
亚马逊某热销“AI山海经”链接的销售趋势(截至8月4日)
根据Tabcut特看的后台数据显示,在TikTok Shop的东南亚六大站点,相关玩具的销量排名持续攀升。在7月,除了新加坡外,“AI山海经”玩具销量均排名靠前。其中,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最高单店单品链接的月销量更是高达2万+。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角色“木棍人通通通”是众多人气角色中唯一一位非意大利籍,它来自印度尼西亚,名字和设定介绍也用的是印尼语,其名字中的“Tung”是敲击声的拟声词,“Sahur”则表示斋月期间的封斋饭。这种设定与印度尼西亚的宗教文化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因此在印度尼亚人气相当高。
TikTok Shop印度尼西亚7月销量最高的“木棍人通通通”玩具(来自Tabcut特看)
“AI山海经”作为一个无官方运营、全靠网友参与的“纯野生”网红IP,有着极强的内容爆发力和社交裂变能力,而且,由于其AI生成的特点,拥有高度可扩展性,可以像“宝可梦”一样,便于构建多元角色生态,适合系列化开发。但与此同时,也正是因为“纯野生”,版权和运营方面存在天然的缺陷,如:不同创作者版本差异较大,影响品牌识别度;缺乏明确的价值主张与情感连接,难以形成长期粉丝粘性;更缺乏系统化的IP运营与内容迭代机制。
“AI山海经”的爆发是内容、技术与供应链协同的又一次成功验证。但它更是一场关于IP培育方式的范式转变。它打破了传统IP从上而下的构建逻辑,改由技术驱动、社群共创、平台放大三者合力完成。在这个新生态中,想要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建立可扩展的世界观、可互动的产品体系、可持续的运营机制,方能将下一个网红“AI山海经”打造成下一个长红“宝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