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价值87亿美元的转型,如何让一家濒危企业重获新生并定义行业未来?
1986年,Jim和Janice Dougherty夫妇在亚利桑那州创立了PetFood Warehouse,即PetSmart的前身。创立初期,公司采用低价量贩策略,依靠供应链优势与沃尔玛等大型商超竞争。
这种模式在早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到了1990年代末,公司遭遇危机,线上平台崛起与传统零售巨头涌入导致其财务表现与资本市场估值双双下滑。
时任CEO Philip L. Francis在危急关头作出决定,不再将自己定位为宠物食品用品销售商,而是转型成为“为饲主提升宠物生活品质的场所”。
图源:PetSmart
PetSmart的战略转型围绕三大核心维度展开:服务产品化方面,大力拓展宠物美容、训练、寄养等专业服务以开辟新收入源,例如截至2013年已开设超过800家店中店形式的宠物诊所和200余家宠物寄养酒店;
空间场景化方面,将传统卖场改造为500平米以上的综合性宠物生活空间,划分出美容区、训练区、医疗区、领养区等功能区域,营造沉浸式体验;
最终实现了商业模式的重构,其收入结构从依赖单一商品销售转变为商品销售占90%与服务收入占10%相结合的复合模式,并成功在2016年推动营收突破70亿美元大关。
这一转型使PetSmart避免了与大型零售商的正面价格战,开辟了属于自己的蓝海市场。
PetSmart通过在店内设立动物领养中心的决策,体现了深刻的商业智慧。该中心成为天然的流量引擎,当顾客前来领养宠物时,通常会同时购买宠物食品、用品及服务,从而形成“领养即消费”的场景闭环。
这一模式不仅驱动销售,更显著提升了品牌价值:通过展现对流浪动物的关怀,PetSmart成功塑造了负责任的企业公民形象。
正如全球营销学大师菲利浦·科特勒在《行销3.0》中所引用并指出的,PetSmart的成功源于其“达成人类共同愿望”的品牌理念。
图源:Scribd
同时,其关联机构PetSmart Charities展现了规模化公益的高效运作,将每一美元捐款中的90美分用于项目,使其成为北美领先的动物福利资助机构,累计捐款额已达约3亿美元。自1994年以来,该模式已促成超过800万只宠物的成功领养。
图源:PetSmart
面对电商冲击,PetSmart2017年4月以33.5亿美元收购宠物电商Chewy.com,创下当时互联网史上最高收购记录。
图源:https://www.chewy.com/
PetSmart这一战略决策建立在对市场趋势的精准判断之上。
随着宠物行业线上渠道的快速崛起(预计美国市场销售收入将从2021年的35.97亿美元跃升至2025年的47.81亿美元,并进一步在2033年达到约89.5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8.155%),公司通过收购电商平台Chewy实现了关键布局。
此举使PetSmart一举获得年营收近10亿美元、月营收超1亿美元的重要线上资产,成功构建了线下线上无缝衔接的全渠道布局。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PetSmart也在持续探索增长新路径,2022年与世界知名室内设计师Nate Berkus和Jeremiah Brent合作推出高端宠物家居系列,包括“人造皮革夏尔巴沙发”、“蒙古包式隐私空间”等创新产品,将宠物用品提升至家居美学高度。
图源:PetSmart Corporate
这些创新举措显示PetSmart对消费趋势的精准把握:当宠物日益被视为家庭成员,消费者愿意为它们的健康、舒适和幸福支付溢价。
2024年,全球宠物护理市场规模达2593.7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该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的2734.2亿美元增长至4277.5亿美元,2025-2032年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6%。
北美占据宠物护理市场的主导地位,2024年的市场份额为33.61%。
图源: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
面对如此诱人的市场前景和北美等成熟市场的稳固格局,众多企业纷纷涌入,试图分一杯羹。但并非所有参与者都能获得持久的成功。
PetSmart的案例揭示了一条可持续商业模式的黄金法则:当一家企业将商业成功与社会价值创造紧密结合时,便能构建难以撼动的竞争壁垒。
从濒临困境到成就87亿美元估值的行业巨头,PetSmart证明了在宠物经济这片蓝海中,真正的赢家不是产品销售者,而是人与宠物情感连接的缔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