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增味到增益:功能性调味品的市场潜力​

FFL未来食品实验室
出海网跨境电商
关注:公众号
出海网跨境电商
2025-09-04 11:39:39
药食同源调味品正成为食品行业的新趋势,融合传统中药材与基础调味料,满足消费者对健康与功能性的双重需求。例如,兆草堂的西洋参酱油、紫林醋业的党参黄芪醋等产品,不仅保留调味功能,还兼具滋补功效。随着家庭烹饪、外卖速食及火锅烧烤等场景的多样化需求,这类产品通过低盐、低糖及便携包装等创新形式迅速占领市场。预计到2029年,中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将达6998亿元,药食同源类产品增速显著高于传统品类,成为行业增长的新引擎。

调味品是厨房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它们不仅赋予食物丰富的风味,更在日常饮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药食同源”理念的普及,调味品不再只是简单的增味工具,更成为兼具营养与功能性的健康载体。在这一背景下,“药食同源+调味品”正在悄然崛起,成为食品行业的新蓝海。

从增味到增益:功能性调味品的市场潜力​

▲图源:网络

01、药食同源+调味品:万亿市场的健康突围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调味品市场规模为214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2%,预计2029年将进一步增长至28917亿元。按照市场规模,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美国、欧洲和中国。

2024年,中国调味品市场规模约为4981亿元,预计到2029年将增长至699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7%。其中,基础调味料(如酱油、蚝油、食醋)仍是市场基本盘,但增速放缓。比如酱油的市场规模是1041亿元,占整体市场的20.9%;蚝油的市场规模是115亿元,北方渗透率提升至22%。复合调味料(如火锅底料、预制菜调料)则因便捷性和功能性需求,成为增长主力。

然而,行业在持续发展的同时,产品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逐步进入存量竞争时代,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精致需求。在此背景下,寻求差异化和高附加值突破点成为迫切需求。

中国“药食同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促使消费者对兼具美味与健康功能的调味品需求不断扩大,使“食养”成为刚需——人们期望在日常的“油盐酱醋”中轻松融入养生智慧,“药食同源+调味品”因此展现出巨大潜力,也成为传统调味品从“增味”向“增益”转型的关键方向。

02、盘点「药食同源+调味品」的融合案例

在现有调味品基础上进行“功能性加料”升级,是目前最直接且广泛应用的融合路径。通过将当归、枸杞、党参等药食同源物质融入酱油、醋、食盐等基础调味品,能让消费者在熟悉的烹饪流程中自然而然地引入健康成分。对此,FFL梳理了部分市面上已经出现的药食同源调味产品,可以为相关企业布局提供参考。

1.药食同源+酱油

酱油是厨房高频使用的调味品,根据2025年基础调味品调研报告,消费者对生抽酱油的使用率高达90%。

安徽老字号「兆草堂」利用传统古法酿造酱油,并在酱油中添加了西洋参、铁皮石斛、黄芪、灵芝、党参和茯苓六大成分,氨基酸态氮含量≥1.0g/100mL,属于国家绿色特级食品,精准切中消费者对健康调味品需求的痛点。

从增味到增益:功能性调味品的市场潜力​

▲图源:网络

袁膳堂推出的SOD药膳黑豆酱油,则添加了西洋参、铁皮石斛、当归、杜仲叶、沙棘五味药食同源物质,以及刺梨粉、新会陈皮两味中药材,因刺梨粉中含有丰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而得名。

从增味到增益:功能性调味品的市场潜力​

▲图源:网络

2.药食同源+醋

2023年,中国食醋市场规模约450亿元,预计2025年有望突破500亿元,其中,药食同源类产品增速高达15%,远超传统醋品类(约5%)。目前,入驻赛道的既有传统醋业巨头,也有地方新锐品牌。

比如中国食醋行业的头部企业「紫林醋业」,在山西老陈醋经典酸香风味基础上,深度融合党参、黄芪等传统滋补中药材,打造出了兼具“调味”与“轻滋补”双重功效的党参黄芪醋。

从增味到增益:功能性调味品的市场潜力​

▲图源:网络

这款产品将目标客群锁定为“信中医、重调理”的消费人群,需求用户普遍对党参、黄芪“补气固表”的传统功效有深厚认知,且自身存在日常疲劳、易感冒等亚健康状态,希望能通过日常三餐的烹饪场景来调理身体。

同时,企业以“名贵药材入醋”为独特卖点,依托山西老陈醋深厚的传统工艺底蕴和品牌积累,成功塑造了“药醋同源”的高价值品牌形象。这一策略有效帮助紫林醋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立起鲜明的差异化优势。

而「珍棣道」则依托山东滨州的特色资源“金丝小枣”,酿造出了金丝枣醋,价格亲民,主打高性价比。

从增味到增益:功能性调味品的市场潜力​

▲图源:网络

3.药食同源+复合调味料

除了酱油、醋等基础调味品,由于单身、宅家等懒人群体规模逐渐扩大,复合调味品在近几年悄然兴起。

比如新锐品牌日食记,敏锐捕捉到都市人群对“便捷养生”的迫切需求,推出了沙棘番茄汤底这一创新产品,将新疆沙棘融入其中,打造出集“酸甜开胃”与“轻养抗氧化”于一体的汤底新品类。

从增味到增益:功能性调味品的市场潜力​

▲图源:网络

在市场定位方面,品牌提出“一包多吃”的差异化卖点:既可作为火锅汤底,也能煮制酸汤面线或粉丝煲。这种多场景适配性显著提升了产品使用频率,成功塑造出“高浓度、高性价比”的产品形象。

此外,行业龙头海天味业将食材界的“新宠”紫苏与豆豉酱融合起来,推出了新品紫苏豆豉酱,精准切入年轻人热衷的“网红硬菜”消费场景,以“一瓶成菜”的极致便捷,成功将传统饮食智慧转化为现代厨房的潮流单品。

从增味到增益:功能性调味品的市场潜力​

▲图源:网络

03、未来趋势:「药食同源调味品」的场景化创新

在当代饮食消费升级的背景下,调味品行业正以“健康化、功能化、场景化”为核心,积极回应消费者从“好吃”到“吃好”的观念转变,尤其是不同餐饮场景共同驱动调味品的创新融合。

1.家庭烹饪场景:追求“美味+健康”平衡

在当代家庭厨房中,追求“美味与健康平衡”已成为烹饪的核心诉求。越来越多的家庭在选择调味品时,格外注重“零添加”“零防腐剂”“低钠低糖”等健康属性。尤其是有老人和孩子的家庭,倾向于选用具有功能性成分的调味品,以兼顾口味与营养。

例如,添加菊苣纤维的酱油不仅能提鲜,还有助于肠道健康;含有茯苓的醋则在调味的同时具备健脾安神的传统食养价值。这类产品既满足了日常烹饪的风味需求,又能辅助家庭进行健康管理,反映出人们饮食观念正在从“好吃”向“吃好”转变,健康与美味不再二选一。

2.外卖速食场景:便携性与小包

随着外卖及预制菜市场的迅猛发展,小包装、便携式药食同源调味品正迎来全新增长机遇。例如单次使用的枸杞酱油包、山楂醋汁包等产品,既契合现代人快节奏、高效率的用餐需求,又具备鲜明的健康属性和差异化卖点。这类调味品融合传统食补理念,满足白领、单身人群对便捷与营养兼具的追求,适合办公、外卖、居家等多种进餐场景,不仅提升了用餐体验,也为调味品行业注入了创新活力,有望成为日常饮食中的新宠。

3.火锅/烧烤场景:低负担+功能缓解

当前,火锅烧烤类调味品正朝着健康化方向升级,主打“低盐、低糖、低卡、低脂”概念,以迎合现代消费者对饮食健康日益提升的需求。在降低盐、糖及脂肪含量的同时,不少品牌还融入了药食同源成分,如金银花、薄荷等。这些天然物质具有清热降火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辛辣食材带来的口腔与肠胃不适,平衡刺激口感,提升整体用餐舒适度。产品不仅在风味上持续优化,更注重功能性创新,使消费者在享受麻辣盛宴的同时,也能体验到更轻松、无负担的饮食感受。

04、总结

“药食同源+调味品”不仅是一场产品升级,更是饮食文化与健康理念的深度融合。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消费场景日益细分,这一赛道将迎来更多创新机会。未来,谁能更好地把握健康、风味与便利之间的平衡,谁就将在调味品市场中获得持续增长的动力。

免费下载
免费下载
小程序
小程序
小程序
交流群
交流群
交流群
回顶部
企业跨境出海综合服务平台
关于出海网
关于我们加入我们
交流合作
友情链接
关注我们
出海网公众号
出海网小程序
出海网视频号
出海网社群
版权归出海网跨境电商(广州)有限公司所有 粤ICP备202103767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