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11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自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100%的额外关税,该关税将叠加在现有税率基础之上。
与此同时,美国还将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这一决定标志着中美贸易关系在经历短暂缓和后,再度进入高压阶段。
图源:Truth Social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Truth Social 上表示,中国“在贸易谈判中采取极端立场”,并表示美方将以“强硬回应”维护国家利益。
据白宫内部人士透露,新关税措施将使部分中国商品的进口税率提高至约130%,而出口管制范围预计将覆盖云计算、AI算法、芯片设计等敏感技术领域。外界担忧,此举或重塑全球科技与制造业供应链。
01 导火索:稀土与出口管制升级
此次关税升级的直接诱因,源于中国方面在稀土出口上的新举措。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将强化稀土出口管理制度,要求海外企业申请出口许可证,并限制部分稀土设备及相关技术出口。与此同时,中方还宣布对美国船只征收新的港口费用,并对美国芯片巨头高通公司发起反垄断调查。
图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稀土是半导体、军工、新能源等产业的核心原材料,中国在该领域占据全球供应主导地位。
2024年10月8日,美国内政部长道格·伯格姆曾公开表示,中国在稀土资源上的主导地位对美国构成威胁。他指出,美国的国防、汽车和高科技产业严重依赖中国的稀土,中国控制了全球约85%到100%的稀土提炼份额。
这番言论引发广泛关注,人们意识到美国对此问题的担忧。
因此,美国方面认为,这一出口管制举措等同于“以资源为筹码施压”,因此决定以更高关税和技术封锁作为反制。
事实上,在此之前,美国将中国多家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而中方的稀土政策被视作对等回应。
02 贸易战再燃,中美关系重回高压轨道
今年早些时候,中美双方曾就关税与稀土出口问题达成短暂“停战协议”,中国恢复稀土出口,美国则下调部分关税。然而,随着中国以国家安全为由重新收紧稀土出口许可,美方认为中方违背了协议精神,从而促使特朗普政府重启关税攻势。
前美国贸易谈判代表Wendy Cutler指出:“这场反复升级反映出双方关系的脆弱性。若领导人会晤最终取消,紧张局势可能持续至2025年底。”
从关税博弈到科技管控,这场冲突已不止于贸易层面,而是在重新塑造全球产业链与技术格局。未来几周,特朗普是否正式取消中美领导人会晤,将成为观察中美关系走向的关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