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诞节还没到,欧美的节日氛围却已经提前升温。
从街头橱窗到社交平台,“Christmas gift”正成为十月中旬的热门关键词。TikTok上,#ChristmasGift、#HolidayDecor、#Christmas2025 等话题阅读量持续飙升,各类节日装饰、香薰蜡烛、创意玩具等产品在短视频的助推下提前迎来消费热潮。
而在这一波圣诞消费预热潮中,一款会唱歌的雪人玩具意外走红,成为近期焦点。
从销售数据来看,这款雪人的爆红有迹可循。
图源:FastMoss
产品来自店铺QVC, Inc,于8月19日正式上架TikTok。初期销量平平,但在达人带货视频走红后,销量开始快速攀升。10月9日当天,销量突破3000件,日销售额超过10万美元,一度导致库存告急。
图源:FastMoss
上架两个月,其销售数据已近乎指数级增长。借助达人视频累计超过1000万的播放量,过去一周该产品售出6925单,销量环比增长1370.28%,强势跻身 TikTok 美区居家日用类目热销榜单。
从产品角度看,这款雪人功能并不复杂:12英寸高的白色雪人造型、可演唱传统圣诞颂歌,内置LED面部投影仪和扬声器,可充电设计,还具备讲笑话、说话与变脸等互动功能。
尽管定价33.98美元,属于中高客单价区间,却依然在竞争激烈的节日玩具赛道中脱颖而出。
关键的引爆点来自用户 @ADHDlandia 在9月1日发布的展示视频。视频中,随着开关启动,雪人主动打招呼,面部表情生动变化,在暗处还会发光,配合唱歌、讲笑话等逗趣表现,迅速点燃了用户兴趣。
图源:TikTok
评论区瞬间沦陷,“我需要这个!”“是时候入手了”“购买链接在哪?”等呼声不断。
在众多达人创作的内容中,雪人或随音乐变换表情,或陪伴孩子互动,或在背景中温馨歌唱。这类轻松治愈的叙事方式,成功营造出温馨、治愈的情绪氛围,有效激发了观众“想要拥有”的冲动。
TikTok的算法天然青睐这类“共感型内容”——它们易于被分享与互动,更容易触发平台推荐机制,实现传播裂变。
最终,这个售价不低、功能简约的玩具,凭借“传递温暖”的情感价值,成为美区节庆装饰品的销量黑马。上架两个月,总销量达9273件,总GMV高达31.7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26.39万元)。
它究竟凭什么能爆?答案藏在一个关键词里——情绪价值。
TikTok 的流量逻辑很大程度上受情感共鸣驱动。与其说用户被产品功能吸引,不如说他们是被视频所激发出的情绪反应打动。
数据显示,该产品高达79%的销量均由达人视频带货推动,销量达到7025单,这证明它几乎是纯靠内容驱动走红。同时也意味着,情绪触发的短视频内容,正在取代传统带货直播,成为节庆产品最高效的转化场景。
图源:FastMoss
究其根本,节庆经济的本质是“情绪经济”,而TikTok恰恰是这种情绪最强大的放大器。平台的算法天然偏爱那些能引发笑容、共鸣与互动的内容,而自带欢乐与温馨属性的节庆产品,恰好完美契合了这一传播逻辑。
一个能唱歌的雪人,不需要讲解,也不需要功能演示,只要出现、发声、摇摆,就足以吸引停留。用户在十几秒的时间内完成“看到—微笑—想要—下单”的闭环,这种高效的情绪转化路径,正是TikTok电商区别于传统平台最大特征。
这一现象并非孤例。近期,多款圣诞产品在TikTok上的提前引爆,都遵循着同一模式:
•店铺QVC的另一款圣诞礼品袋,凭借单条视频超2700万的播放量强势走红,累计销量已达4.67万件。
•一款可用“魔法棒”点亮的无火装饰蜡烛,以互动趣味性走红,月销量近3万。
•“Kpop Demon Hunters”圣诞倒计时钥匙扣,则紧扣“陪伴孩子过节”的亲情共鸣,上架不足两周便售出近5000单。
图源:FastMoss
此外,LED圣诞投影灯、圣诞抱枕、装饰夜灯等产品,也都在“家庭温馨”“节日仪式感”的主题视频中被频繁带火。
这些爆品的共同点是:都在贩卖节日情绪,而非单纯的功能。
无论是“治愈”“可爱”还是“陪伴”,情绪,才是用户愿意下单的真正理由。
从这款会唱歌的雪人玩具热销现象背后,可以看出一个更具长期价值的趋势——情绪型玩具正在成为节庆乃至全年性消费的一片新蓝海。
全球玩具市场正经历一场从“功能型消费”向“情绪型消费”的深刻转变。根据 Allied Market Research 的数据,2023年全球智能玩具市场规模已达167亿美元,预计到2033年将增长至106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9%。
图源:Allied Market Research
其中“能表达情绪”的互动玩具增速最快,并占据了智能玩具市场份额的71.4%,消费者购买的已不仅是玩具本身,更是一种陪伴感、治愈力与情绪投射。
近几年,欧美消费者的玩具购买逻辑正在发生微妙变化。玩具从“送给孩子的娱乐品”,逐渐转变为“为个人或家庭创造情绪价值的载体”。它不再局限于儿童市场,而是拓展为情绪疗愈、节日氛围营造与社交表达的重要媒介。
根据 Circana 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成年人购买玩具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2%,其中多数消费者表示“愿意为能带来快乐的产品买单”。
对跨境卖家而言,“情绪型产品”正在重塑节庆类目的运营逻辑。
过去,节日爆品多依赖低价促销与装饰属性;而如今,真正具备潜力的产品往往兼具“可拍、可演、可共鸣”的传播特质——能在短视频中制造“笑点”或“温度”,就能自然获得流量扶持。
图源:pexels
这也意味着,卖家在布局圣诞及其他节庆产品时,不应仅停留在外观与材质,更应在“情绪表达”上深入挖掘。例如:
放大陪伴感:通过灯光、音乐、语音互动等设计,激发“有情绪”的互动体验;
强化故事性:结合剧情化短视频脚本,打造可传播的情绪场景;
提前布局节庆周期:提前进入预热阶段,抢占节日情绪高点。
随着欧美节庆消费季全面启动,TikTok 已成为“情绪经济”传播与转化的首要阵地。
对跨境卖家来说,下一个爆款未必源自技术突破,而可能仅仅源于一个能让人微笑的“情绪触发点”。
在情绪经济逐渐成为主流的时代,谁更能读懂用户的情绪,谁就将更快掌握 TikTok 的流量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