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快速演变的阶段,涵盖了广义和狭义的分类。广义的跨境电商包括B2B和B2C模式,而狭义上主要指B2C跨境零售。随着中国品牌的崛起,企业逐渐从低成本制造转向品牌建设,利用技术和文化提升国际市场的认知度。
跨境电商的宏观驱动因素包括品牌红利、设计师红利和工程师红利,这些因素反映了中国企业的转型与发展。政策方面,跨境电商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爆发期,"十四五"时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目标是到2025年跨境电商在外贸中占比提高至10%。目前,全国已有132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的格局。
尽管行业快速发展,但也面临来自头部平台的挑战,消费者首选平台包括Amazon和AliExpress等。此外,行业还面临高海运费、疫情导致的物流成本压力及合规化要求,这些因素促使行业洗牌,合规化成为关键。
跨境电商服务行业分为交易型和支撑型服务,涵盖采购、销售、推广、物流和交付等环节。衍生型服务主要在1-2个环节上为企业赋能,而支撑型和交易型服务则覆盖3-5个环节。跨境电商的基础流程包括采购、销售、推广、物流和金融等,涉及多种服务商和工具。
自2021年以来,跨境电商服务商的融资活跃,融资事件和金额大幅上升,显示出投资者对该领域的关注。面对高物流成本和其他支出,企业需要借助专业服务商优化商业链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不同规模的卖家在专业性和资源利用上存在差异,较大卖家拥有专业团队,而小卖家则依赖服务商。
行业还面临国际环境动荡、疫情不确定性及卖家与服务商之间的磨合问题。卖家在选择服务商时关注数据隐私、服务稳定性、效益和成本等因素,同时在广告投放中需与营销服务商共同探索更优策略。
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成熟产品和技术、完善生态系统对卖家至关重要。随着市场的扩大,卖家对服务商的需求增加,尤其是具备丰富服务矩阵的支撑型服务商。衍生型服务商则提供专业增值服务,需深化专业性以提升品牌影响力。
例如,SHOPLINE和钛动科技是典型案例,前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后者专注于数字化出海解决方案。星谷云通过营销自动化系统帮助外贸企业实现增长,而店小秘则通过产品矩阵构建跨境服务生态链。
此外,文本还介绍了两家企业——欧税通和紫鸟——在提升跨境电商税务申报效率和安全管理方面的解决方案。欧税通作为国内首家欧洲VAT在线申报SaaS平台,通过在线化的VAT申报流程和直连税局API,简化了报税流程,提高了报税效率,确保信息安全。紫鸟则专注于为跨境电商提供安全高效的账号管理系统,推出多种产品以帮助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运营管理,确保数字资产安全。
最后,文本讨论了全球KOL营销市场的增长趋势,特别是TikTok在跨境电商中的影响。尽管卖家面临品牌推广和营销变现的挑战,但细分服务商通过提供基础和增值服务,帮助卖家降低信息不对称并实现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