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跨境电商品牌营销白皮书》由大数跨境发布,为跨境电商领域提供了诸多有价值的见解和实用信息。
自 2020 年受新冠疫情影响,跨境电商行业迅速发展,市场和从业者规模不断扩大。但进入 2022 年,受国外高通胀、能源价格上涨、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跨境电商卖家面临挑战。在平台端,亚马逊平台服务费用逐渐上升,2022 年卖家的平台运营费用已超销售费用的 50%,Google 和 Facebook 广告费用也在增加。消费端,海外用户喜好发生变化,消费者购买具有强大品牌价值产品的可能性比普通产品高出 4 倍。在这样的局势下,品牌力成为跨境电商企业破局的关键竞争力,众多知名跨境品牌如宁德时代、安克创新等仍实现营业额同比上升。
品牌内涵方面,品牌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在全球品牌价值 500 强表单中,行业和地域分布存在差异,如科技行业品牌占比 14.80%,美国上榜品牌数量居全球榜首,占比 49.70%。跨境电商 B2C 发展历经 1.0 产品输出、2.0 精品输出、3.0 品牌输出阶段,我国出海品牌涵盖鞋履服饰、彩妆个护、3C 电子、家居户外等多个行业,多主体卖家共同促进出海品牌繁荣。国家积极助力品牌出海,自 2015 年以来,跨境电商综试区已扩至 165 个,覆盖 31 个省份;2022 年西安市累计开行跨境电商班列 198 列,较往年增发 1.6 倍。
品牌出海需求包括降低流量成本、打造护城河、获取利润。降低流量成本可通过提升品牌形象和声誉(占比 40% 影响消费者复购),打造产品差异,提高转化率来实现;打造护城河能占领用户心智,提升转化率,卖家可通过品牌建设防止抄袭和跟卖;获取利润方面,品牌产品在发达国家消费者愿意支付 10% - 20% 甚至 50%(高端品牌)的溢价,B 端卖家打造 C 端品牌可获更高差价。
然而,品牌出海面临困境,如广告营销成本上升,2022 年上半年 Meta 广告每千次展示费用同比增长 61%,谷歌搜索广告每千次点击费用同比增长 14% 等。同时存在跨文化品牌形象接受度低、产品与市场需求割裂等问题,中国产品长期的性价比形象导致在国外建立高端品牌形象困难。
营销助力品牌出海措施多样。品牌内涵搭建需明确调研目标,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分析资料形成报告;品牌名、logo 设计及品牌故事讲述要符合产品特性与企业内涵,吸引消费者。营销渠道丰富,如视频社交平台 YouTube(24.76 亿用户)、TikTok(10 亿用户),图片社交平台 Instagram(14 亿用户)等,搜索引擎如全球的 Google 等,不同平台适用品类不同。邮件营销性价比高,73% 的公司认为其投资回报率整体是 “优秀” 或 “好”;赞助 / 线下营销包括赞助活动和利用多种线下媒介宣传。内容营销通过优质内容吸引客户,强化品牌标签;活动营销要明确目标、突出主题、受众清晰、方式多样;影响力营销利用网红推广产品,不同国家网红营销情况各异。
白皮书还通过具体案例深入剖析。安克创新成立于 2011 年,主营多种产品,2021 年营业总收入 125.74 亿元,业务覆盖超 100 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用户超 1 亿。其发展过程中抓住市场机遇,早期依赖海外论坛红人营销,后布局社交媒体,绑定 iPhone 用户群体,扩充品类实行多品牌路线。Cupshe 成立于 2015 年,转型后专注泳装市场,70% 营收来自独立站,通过全社媒渠道营销,利用客户反馈,注重邀请用户和网红生产原创内容,双渠道运营优化服务和定价策略,扩大消费人群和品类,顺应当地消费文化。李宁经营历史超 30 年,近 5 年收入复合增速 21%,2022 年年收入 258.03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 14.3%。其营销过程中定位发力渠道,调整品牌内涵,赞助国际赛事树立品牌形象,打造 “专业化”“潮流化” 形象提升品牌价值。
总之,该白皮书全面展示了跨境电商品牌营销的现状、需求、困境与策略,通过案例为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经验,有助于推动中国跨境电商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