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跨境 B2B 采购买家行为分析及采购渠道研究报告》聚焦我国出口贸易中的跨境 B2B 行业,深入剖析行业发展态势、买家采购行为及渠道,为外贸企业提供关键决策依据。
我国出口贸易规模增长稳健,2015 - 2024 年货物出口总额年复合增长率约 6.8%,2024 年出口额达 25.45 万亿元,同比增长 7.1%。新兴市场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成为新增长点,对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出口整体增长 9.6% ,对巴西增长 23.3%,对阿联酋增长 19.2%,对沙特增长 18.2%。机电产品和电子元件出口增势良好,如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汽车(包括底盘)、液晶平板显示模组出口金额同比增长均超 10%。跨境电商成为出口增长新引擎,2024 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 2.6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8%,出口额占比 69.2%,达 1.82 万亿元。
国外采购商采购行为呈现新特征。线上化进程加速,过去超 80% 的跨境 B2B 贸易洽谈与交易通过面对面完成,如今采购商借助专业网站、视频平台和社交媒体收集信息、对比产品,部分交易实现全流程线上化。下单呈潮汐式变化,服装行业换季前、电子产品新品发布季前采购商集中大量采购,2023 年服装行业跨境 B2B 采购商春季换季前大宗订单环比增长约 45%,秋季换季前增长约 50% ;2024 年上半年智能手机零部件跨境 B2B 大宗采购订单在新品发布前三个月内环比增长约 40%。稳定性是采购决策核心,更换供应商风险导致的经济损失约为价格波动节省成本的 3 - 5 倍。此外,国际采购商青睐具备本地化、个性化和品牌化能力的供应商,对品牌网站各页面访问情况中,产品详情页达 97%,主页 81%;独立站流量来源中,社交媒体占 55%。
跨境 B2B 采购渠道各有优劣。线下展会能全流程面对面展示实物产品,信息交流和增强互信优势明显,如 136 届广交会云集超 3 万家进出口企业,部分采购商 50% 以上线下订单来自展会,但展会成本高且存在时空限制。地面推广能直观展示产品优势、精准发掘客户需求,但存在语言文化差异和数据收集分析难的问题。线上跨境 B2B 平台流量优势显著,能聚合全球采购商资源,简化交易流程,如阿里巴巴国际站有超 190 个国家 / 地区的 2000 多万名海外采购商,但平台存在同质化竞争、规则严苛、数据归属等问题。独立站利于构建品牌影响力、实现数据驱动决策和提供定制化服务,不过建设运营成本高,短期内难形成规模优势。
国内 B2B 外贸企业可通过多种策略优化渠道。整合多渠道营销,线上构建 B2B 平台矩阵、优化独立站、运营社交媒体和投放数字广告;线下布局全球展会、建设地推团队和开展行业生态合作;实现线上线下渠道协同和场景化整合。加大独立站和社媒投入,独立站作为品牌中枢和转化终端,社媒作为流量入口和信任阵地,构建线上营销闭环。寻找服务能力更强的营销服务商,建立 “技术 + 资源 + 服务” 三位一体的筛选标准并进行动态评估。开展本地化营销,从内容、渠道和合规方面入手,提高品牌在海外市场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中企跨境作为外贸一站式数字营销方案服务商,助力众多企业出海。为泰山体育、爱洁棉签、天久金属打造独立站,实现询盘量同比增长 25%,海外营收增长超 50%。帮助湖南鑫碳新材料提升网站月询盘量近 45%,降低询盘成本近 30%,提高营销转化率至 50%。为百信鑫金属材料部署全渠道管理系统,缩减跨国订单处理周期 2/3,提升大客户留存率至 90%,缩短新客户转化周期 40%,减少人力成本 50%,提升营销 ROI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