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 2020/21 年开始跟踪和排名中国品牌以来,中国品牌在全球舞台上的增长显著加快,在社交渠道、电商平台和官方网站的流量、关注者数量及互动方面均有突出表现。2024 年最后一份报告公布后,出现了三个关键变化:一是通过具体国家 / 地区网站和战略性电商平台增加了市场准入;二是提升了社交媒体存在感,尤其是在抖音平台,且内容质量更高;三是提升了 DTC 网站功能,改善了客户支持。
先进领域如汽车的领先者持续创新,常超越全球竞争对手,同时中国在一些小众领域涌现出越来越多 “潜在冠军”,像安克、Ecoflow 等在移动电源领域,Roborocks 等在扫地机器人领域等。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全球出口仍是 SHEIN、Temu 和 TikTok 等数字平台,它们也是其他新兴中国品牌的推出渠道。
尽管存在地缘政治等挑战,中国品牌仍处于增长有利位置,与金砖国家市场及价格敏感的西方消费者有良好契合。从排名来看,2025 年前 100 名品牌中,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类有 54 家,是主要品类之一,汽车与移动性品类有 18 家,潜力巨大。前 15 名中,realme 以 213,839,290 分位居第一,SheIn 紧随其后,得分为 109,072,367 分,华为则以 87,668,280 分位列第三。
在电子商务方面,前 100 强品牌中,拥有官方电子商务网站和亚马逊商铺的比例略有增加,部分品牌从其他电商渠道转向建立自己的 DTC 网站。社交媒体上,中国品牌表现亮眼,前 100 个品牌在 TikTok 上的 presence 从 67% 增长到 91%,Pinterest 也增长到 67%,且各社交平台粉丝数量显著上升,如 Facebook 拥有超过 20 万粉丝的品牌比例从 2023 年的 45% 上升到 2025 年的 63%,TikTok 则从 14% 大幅增长到 63%。
2025 年有多个新品牌进入前 100 强,如 Insta360、Zeelool 等。从 2023 年到 2025 年,所有类别的平均分数均有较大提高,其中玩具和礼品类别增长显著,Pop Mart 是主要贡献者,美妆类别也保持强劲增长,汽车与移动性类别增长 57.6%,美容与化妆品类别增长 373%,电子产品与电器增长 57.1% 等。
在区域扩展上,中国品牌采用更专注的区域战略,各地区平均得分均显著提高,非洲和中东地区数字品牌平均分最高,中东数字化得分增长 69.8%,大洋洲增长 66%,北美洲增长 62.6%。北美洲有 67.4% 的中国品牌有数字化存在,南美洲从 2021 年的 13.6% 增长到 2025 年的 29.3%,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数字参与度增长 52.8%,欧洲有 56.7% 的中国品牌有数字化存在,非洲从 2021 年的 12.2% 增长到 2025 年的 26.7%。
成功的中国品牌往往在社交渠道付出努力,而排名下滑的品牌多因停止直销网站运营或社交内容更新少。对于中国品牌在全球获胜,有针对性选择市场、应用数字化优势、合作本地化、倾听顾客、用心构建品牌等建议值得关注,以助力其在全球市场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