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韧性重构 —2025 全球跨境电商供应链发展趋势报告》由亚马逊全球开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务研究中心及亿邦智库联合发布,聚焦跨境电商出口供应链物流全流程管理,涵盖商品从出运地启运到送达消费者的端到端过程,为行业提供了深入且全面的分析。当前,全球贸易处于波动与创新并存的阶段,世界贸易组织预测 2025 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可能出现 0.2% 的负增长,但 2026 年有望恢复至 2.5% 的正增长,其中亚洲和欧洲将为全球贸易增长做出积极贡献。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电商市场展现出强劲韧性,2025 至 2027 年全球电商销售额预计将从 6.8 万亿美元上升至 8 万亿美元,占全球零售市场比例从 20.1% 增至 22.6%,成熟电商市场与新兴电商市场双轨并行发展,成熟市场贡献主要销售额,新兴市场则增速可观。
跨境电商供应链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从以 “运” 为创新主导的孕育阶段,到 “仓” 主导的萌芽阶段,再到 “配” 主导的局部成型阶段,如今已进入以 “链网” 为创新主导的大发展阶段,强调构建全球化韧性供应链网络,依托全球化仓网布局,融合数智化技术实现高效协同。消费者需求是驱动履约能力升级的关键,免费配送、退换货政策和次日达等成为影响消费者线上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这促使供应链物流企业在全球积极布局仓储中心,全球仓储市场规模预计将从 2024 年的 1.08 万亿美元增长至 2030 年的 1.73 万亿美元。供应链对跨境电商竞争力的影响日益深刻,商家从单一的 “流量驱动” 转向 “供应链竞争力” 与 “流量驱动” 并重,物流仓储成本在跨境电商整体经营成本中占比高达 15% 到 20%,成为影响企业利润的关键变量,同时高效履约还能激活产品创新的飞轮效应。
然而,跨境电商供应链仍面临诸多痛点。在稳定可靠方面,本土化能力不足、单一市场风险以及清关效率问题困扰着商家;按时履约方面,头程运输的时效、成本和可视化问题,以及尾程配送的延迟和本土化服务不足较为突出;库存管理上,高效分仓策略缺乏、淡旺季库存积压与缺货风险并存;提质增效方面,服务商分段式管理导致信息不透明和协同效率低等问题显著。为应对这些挑战,报告提出构建以 “网络布局全球化、区域服务网格化、端到端数智化及增值效益扩大化” 为四大支柱的全球化韧性供应链网络。网络布局全球化通过全球高密度仓储布局、物流资源协同和市场合规保障实现;区域服务网格化构建快速响应的区域共享弹性网络,兼容全渠道需求并提供多品类解决方案;端到端数智化借助数智技术实现全链路高效协同与智能决策;增值效益扩大化则通过提升履约时效、加速爆品上市、构建高效售后服务体系和优化库存结构等实现。
展望未来三年,全球化供应链服务业将兴起,综合类与垂直领域的供应链物流企业优势互补;“供应链即服务” 模式将降低企业出海门槛,让商家更聚焦产品创新;“智能化” 将推动供应链效率跨越式提升,实现仓储、决策、配送全链路智能化;“绿色化” 也将成为重要趋势,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度融入供应链管理,激发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潜能。这些趋势共同指向打造更具竞争力、韧性和可持续性的全球供应链体系,为跨境电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