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弗若斯特沙利文于 2025 年 9 月发布的《2025 年全球儿童内衣裤行业白皮书》,系统梳理了全球儿童内衣裤行业的发展全貌,该品类专为 0-14 岁婴幼儿、学龄前及学龄儿童设计,涵盖内衣、内裤、连体衣等直接接触皮肤的贴身服饰,因购买决策由家长或监护人主导,安全、舒适与性价比成为核心考量因素,当前各品牌在研发设计中尤为注重面料质量安全与穿着舒适度。从产业链来看,上游涉及面料、金属配件、印染等原材料,中游聚焦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下游则通过天猫、京东、亚马逊等线上渠道及万达广场等线下渠道触达消费者,Balabala、YeeHoo、南极人等品牌在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
全球儿童内衣裤行业发展历程清晰呈现从基础需求到高端科技的演进轨迹,20 世纪初起步阶段以棉质材料为主,功能仅满足保暖遮体,品牌意识薄弱;随着社会消费水平提升,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化纤混纺材料出现,设计融入卡通等元素;21 世纪后进入创新阶段,有机棉、抗菌面料广泛应用,产品功能向抗菌、透气等方向拓展;如今处于技术革命阶段,生物基纤维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2025 年 9 月棉奇熊推出的儿童海藻内衣裤,凭借抗菌、保湿、可降解等特性,成为行业科技升级的典型代表。
在政策环境方面,中、美、欧等主要消费市场纷纷出台严格法规,美国《Consumer Product Safety Improvement Act》限制铅和邻苯二甲酸酯含量,日本修订《Consumer Product Safety Act》将儿童内衣裤纳入特定监管范畴,中国《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拟禁止再加工纤维用于婴幼儿内衣裤,欧盟 REACH 法规与《通用产品安全法规》则在有害化学物质限制和溯源管理上提出明确要求,这些政策为行业规范发展提供保障。
市场规模上,行业呈现稳健增长态势,2020 年至 2024 年,全球市场规模从 109 亿美元增至 146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 7.6%,预计 2024 年至 2029 年将以 5.4% 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持续扩张,2029 年规模可达 190 亿美元,这一增长得益于家长健康意识提升、消费能力增强及环保理念推动。不过消费者仍面临诸多痛点,如传统产品材质易引发皮肤刺激、尺寸适配度低导致频繁更换、功能性不足难以满足多场景需求,且材质成分描述模糊、认证缺失等信息不透明问题,增加了购买决策难度,为此家长对安全舒适材质、灵活成长适配、多场景功能及信息透明化的需求日益强烈。
从驱动因素来看,宏观层面,2020 年至 2024 年全球人均净收入从 8742 美元增至 10596 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 4.9%,90/95 后家长更愿为高品质产品支付溢价,同时 2024 年美国、英国等国电商渗透率超 50%,电商渠道拓宽了品牌触达范围;行业层面,2021 年全球约 7240 万儿童患特应性皮炎,推动产品安全标准趋严,而面料与工艺创新则加速产品迭代,助力行业向高端化发展。未来,行业将在场景与年龄细分下实现精细化发展,强化功能化与健康导向融合,并以可持续发展推动升级,同时技术、资金、渠道、品牌等多重壁垒也将进一步提升行业准入门槛,构筑市场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