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都打成这样了,俄罗斯市场竟然还能赚到钱?

进击波未来商业
出海网跨境电商
关注:公众号
出海网跨境电商
2024-12-11 16:41:45
出海方式多样,其中一种是冒险求胜。《风吹半夏》中的许半夏在俄罗斯积累财富,而如今的俄罗斯在战火中显示出强大韧性,2024年经济增长4.1%,失业率历史新低。俄罗斯的地理和历史联系构成企业出海的优势,加上欧美品牌撤出带来的市场空缺,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机会。然而,要成功进入俄罗斯市场,需要克服文化差异、品牌形象等挑战。与本地的深入交流、建立信任,以及选择合适的产品和渠道是突破关键。俄罗斯市场充满了可能性,但挑战同样巨大。

出海的方式有很多种,有一种叫富贵险中求。

电视剧《风吹半夏》里,许半夏远赴俄罗斯进废钢,历经波折后终于赚到第一桶金。90年代的俄罗斯,正处于苏联解体后的混沌期,时代巨变的沙粒如同大山,压在每一个普通人身上。社会动荡,犯罪猖獗,却依然抵挡不住国内企业家北上淘金的步伐。

如今的俄罗斯,深陷战争泥沼,经济被西方制裁,看似一片混乱,因此很少出现在国内企业出海的优先选项里。但作为超级大国,俄罗斯的经济在战乱中表现出超强的韧性——2024年前10个月,经济增长4.1%,同时失业率创历史新低,仅为2.3%。

混乱的反面,就是机遇。俄罗斯是中国的邻国,在地理、历史和经济上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企业出海的天然优势。相比竞争激烈的东南亚,关税严苛的欧洲,“灯下黑”的俄罗斯入局成本更低。加上战争导致大量欧美外资企业撤退,国内生产不足,反倒给了国内企业占领市场的机会。

为了深入了解俄罗斯市场,我和J-CIS出海洞察合伙人,资深出海研究专家江俞庆聊了聊。J-CIS的海外团队常驻莫斯科、喀山、圣彼得堡,对战争下的俄罗斯形势变化有着切身体会。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可怎么在枪林弹雨里赚钱,确实是个技术活。

1.战火蔓延1000天,俄罗斯现在还好吗?

200多年前,拿破仑率领横扫欧洲的60万大军进攻沙俄。俄军仅用了一招撤退,就让战无不胜的拿破仑在辽阔的西伯利亚土地上耗尽兵力。

常人不堪忍受的严寒,是俄罗斯无形的长城。而当这个国家主动将枪口对外时,展现出足以撼动世界的军事大国的破坏力。离我们最近的,就是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俄乌冲突。

2022年2月正式爆发以来,俄乌冲突已经是二战结束后欧洲伤亡人数最多的战争。交战两国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乌克兰经济遭受毁灭性打击,依赖西方援助。俄罗斯则受到西方国家的严厉制裁,3000亿美元海外资产被冻结,能源出口受到限制。

战争还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外汇储备下降、卢布贬值、通货膨胀、物价飞涨。12月9日,美元兑卢布的汇率达到了1:109,2021年底这个数字还是1:75。涉及到进口的商品价格几乎全部上涨,民生必需的食品、药品涨价超过30%。通货膨胀率高达9.07%,逼近临界值。

另一方面,大量的军事活动反倒助推了部分产业的增长。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23年俄罗斯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14250美元,已经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升至“高收入”国家。

由于战争,大量欧美品牌撤出俄罗斯。耶鲁大学统计过一份名单,已经有超过1000家企业宣布将资源减少在俄罗斯的业务。其中约300家企业宣布彻底退出俄罗斯市场。这导致俄罗斯的工业、科技、化妆品等行业都出现了缺口。尤其是汽车、家电、无人机这些带有工业配件和芯片的产品。

不过,如果想当然地认为中国企业能够丝滑承接这个缺口,那就太天真了。

首先,大部分宣布撤退的西方品牌实际上是“假撤退”,明面上缩减了业务,私下还是在销售产品,甚至价格比之前更贵。其次,俄罗斯人就算不买欧美品牌,也会优先选择韩国品牌。特别是在化妆品、服装、设计领域,韩国品牌在俄罗斯的根基深厚。

更关键的是,中国企业最大的阻碍,其实是自身品牌力的缺失。欧美品牌撤退后,主要是高端市场出现空白。而中国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很多俄罗斯人宁愿跑去欧洲购物,也不愿意“消费降级”。

在许多俄罗斯人的印象里,中国产品便宜,质量也差。因为大量商品是没有经过正规渠道流入市场的,也就没有质量认证和售后体系,相当于“三无产品”。2016年,普京下令清查走黑关的商品,导致华商声誉一落千丈,也为后来的出海企业建立品牌增加了难度。

2.卷不动的当地员工,防不胜防的中国老乡

在俄罗斯做生意,建立品牌是一场漫长的战役。除了应对战争和市场的难题,巨大的文化差异也是让每个老板头疼的事。

严寒是俄罗斯最好的防御,也放慢了俄罗斯人的行动速度。我常听出海东南亚的老板抱怨当地人的懒散,没想到俄罗斯人比东南亚更松弛。

在俄罗斯想办任何事,基本都要花国内2-3倍的时间。到了下午三点下午茶时间,不管手上有没有活,都得去喝茶。在俄罗斯,这是受法律保护的休息时间,也是刻在每个俄罗斯人基因里的习惯。又因为白天时间短,晚上5点之后,就不太可能联系到当地员工了。不管什么岗位,到点就下班。

对于俄罗斯人的低效,江俞庆有不少切身体会。有一次他从中国寄货到圣彼得堡,国际快递要100多元。觉得贵就到莫斯科去寄,结果还是花了100多。没想到国内寄三天就能到,莫斯科过去花了7天。相当于贵了3倍。

还有面试的时候,感觉被面试的不是员工,而是企业。因为俄罗斯的社会福利相对完善,当地人对工作的要求较高,需要企业既给够钱,还要给足情绪价值,尊重个人生活和隐私。

如果说东南亚人还能通过管理手段驱动,那么俄罗斯人会让你知道谁是这里的主人。中国企业在俄罗斯卷不动当地人,只能去适应。

和俄罗斯员工打交道已经够头疼的了,在当地找合作伙伴更是难上加难。国内企业出海,通常会在当地的老乡会找到归属感。但是在俄罗斯,老乡才是最容易坑你的人。

《风吹半夏》里,徐半夏和几个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钢铁厂老板,在俄罗斯被老乡骗得身无分文的故事,在现实中并不少见。时至今日,俄罗斯也有不少专门为中国企业设计的骗局,可以说是防不胜防。

真正打开当地市场的方式,是找到本地行业协会的话事人。俄罗斯人爱喝酒,但不吃中国酒桌文化那一套。靠喝酒吹牛拉家常是没用的,必须付出实际的代价。换句话说,用钱开道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而且所有的支出都一定要落到纸面上,否则被赖账也没地说理。

和俄罗斯人合作,很难靠一次生意就建立长期联系。要做好花半年甚至一年时间打通一个渠道的准备。可一旦彼此间建立了信任,你就很难被替换掉。

3.留给中国企业的机会有多少?

俄罗斯市场不像东南亚,被几个大财团垄断。难点是需要大量精力和时间,去消化分散如毛细血管的零售渠道。但对于新品类和产品而言,跑出来的机会也更多。

跨境电商是很多出海俄罗斯的商家绕不过去的渠道。目前,OzonWildberriesYandex.Market是俄罗斯最大的三个电商平台。其中,Ozon被称为“俄罗斯的亚马逊”,用户数量庞大。2021年起,Ozon大量招募中国卖家,计划在2024年吸引10万中国卖家入驻,并将中国商品交易额扩大10倍。

此外,俄罗斯的独立站也很发达。哪怕一个路边小店,也有自己的网站。连锁商超的自有App也足够强势,相当于一个独立的电商平台。

由于渠道复杂,国内产品往往需要经过多道测试,才能确定产品适合哪类渠道。J-CIS在俄罗斯的核心业务,就是帮助中国商家测试、管理渠道,以及产品的本地化。

以Ozon为例,平台上销量最好的品类,一个是电子产品,比如鼠标、手机、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等等。背后有经济制裁的原因,市场上供给不足。加上这类产品客单价较高,消费者会更倾向于在正规渠道购买有质量保障的产品。

同理,发电机、注塑机、推土机这类工业生产用具,以及扫地机器人、智能冰箱等高新科技产品需求量也很大。这就给了国内品牌占领市场的机会。就拿扫地机器人市场来说,追觅、科沃斯、石头等中国品牌目前已经占据了重要位置。

如果看整体线上渠道,有三个品类最近在快速增长:服装、玩具、积木。最近一年,儿童玩具在俄罗斯电商平台的销量几乎翻了一倍。这本质上也是一种“口红效应”。战争阴霾下,人们需要更多快乐和情绪价值来支撑生活。这种需求还刺激了化妆品和盲盒的销量增长。

品类机会很多,但有一点需要注意:优先选择毛利超过50%的产品。因为俄罗斯的物流成本非常高,砍掉20%的物流成本,6%的广告费,20%的增值税,最后到手估计只剩10%了。

过去,大多数在俄罗斯做生意的国内企业,把出海简单地理解为外贸,走量不保质,最后陷入自己卷自己,无限压缩利润空间的死胡同里。最近盲盒在俄罗斯的流行,让国内企业看到一种新的可能性——讲故事,做品牌。这条赛道长期被欧美品牌占据,但在如今俄罗斯混乱的时局下,恰好给中国品牌开了一扇窗。

4.写在最后

这次交流给我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启发。世界很大,生意机会很多。我们常常志在远方,却忽略了近在眼前的机会。过去一年关于出海的讨论很多,俄罗斯是一个极少被提及的国家。可偏偏在这样一个战乱的国家,依然有人在赚钱。

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年我越来越少去讲趋势和宏大叙事。因为我看到太多为了追赶趋势而一无所获的故事。我们看到的成功,更多是一种幸存者偏差。我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真正的机会,往往藏在具体的经历和体验之中。就像如果不真正走进俄罗斯,或许永远看不到这个市场存在这么多机会。

相关文章
亚马逊运营的三大关键:方向、耐心与数据驱动​
亚马逊运营成功的关键在于方向选择而非速度。真正的"路对了"包含三个层面:长期经营的思维方式、数据驱动的方法论和稳定的心态。新手常犯的错误是急于求成,频繁更换产品和策略,而实际上亚马逊算法需要2-3个月的数据积累期。合理的目标设定应将长期目标大胆化(如年销10万),短期目标现实化(如首月验证需求)。数据是最可靠的判断标准,转化率、客单价等过程指标比滞后的销售数据更能反映趋势。耐心不是被动等待,而是在正确方向上的持续投入,这是跨境电商成功最稀缺的资源。
一汤说
2025-08-18 17:36:54
亚马逊运营的三大关键:方向、耐心与数据驱动​
便携空调TikTok爆红:单月销量5000+,海外市场迎来降温新选择​
一款迷你便携式空调在TikTok爆红,单条视频获1200万观看量,带动亚马逊美国站同款产品月销5000+单,销售额超29万美元。该产品凭借USB充电、三档风速和10种彩灯模式等创新功能,满足多场景使用需求。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便携空调市场规模达23.5亿美元,预计2034年将增长至40亿美元。国产家电品牌Dreo的卧室塔扇更创下单月5万+销量、350万美元销售额的佳绩。欧美、东南亚等高温地区需求旺盛,产品轻量化、节能环保成为主要卖点,TikTok达人测评和场景化内容成为关键营销方式。
Shoptop品牌出海智库
2025-08-18 16:59:10
便携空调TikTok爆红:单月销量5000+,海外市场迎来降温新选择​
PetSmart转型启示录:从濒危企业到87亿美元巨头的逆袭之路​
PetSmart通过战略转型从濒危企业成长为87亿美元估值的行业巨头。其成功关键在于将业务从单纯商品销售转向"提升宠物生活品质"的综合服务,包括美容、医疗、训练等专业服务,服务收入占比达10%。通过店内领养中心形成"领养即消费"闭环,并收购Chewy.com布局线上,实现全渠道融合。2024年全球宠物护理市场规模达2593.7亿美元,PetSmart精准把握宠物家庭化趋势,推出高端家居产品,将商业成功与社会价值结合,构建了独特竞争壁垒。
大数跨境
2025-08-18 16:42:58
PetSmart转型启示录:从濒危企业到87亿美元巨头的逆袭之路​
昔日国民“机王”拿下TikTok类目冠军,翻身把歌唱!
沉寂多年的HTC凭借NE20蓝牙耳机在TikTok美国市场实现惊人逆袭,28天创下65万美元销售额。这款定价27.55美元的产品凭借LED触控屏、48dB降噪和134种语言AI翻译等差异化功能,精准填补中端市场空白。达人带货贡献81%销量,两条爆款视频分别带来6608单和5680单销量,凸显TikTok短视频在3C产品推广中的超高转化效率。数据显示全球无线耳机市场2033年将达2025亿美元,功能创新正从音质转向场景解决方案。
昔日国民“机王”拿下TikTok类目冠军,翻身把歌唱!
今后做亚马逊,灰色操作空间越来越小了
中美两国在税收监管上的同步收紧,标志着全球贸易规则正在经历深刻重构。这一变化超越了传统贸易战的零和博弈,实质上是关于规则制定权的争夺。对于跨境电商卖家而言,过去依赖低价倾销、虚假评论等灰色操作的商业模式将难以为继。随着监管网络日益透明化,卖家必须从政策套利转向价值创造,适应新的合规环境。这一转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唯有主动拥抱合规化,才能在重构的全球贸易秩序中找到新的生存空间。
一汤说
2025-08-18 15:32:41
今后做亚马逊,灰色操作空间越来越小了
免费下载
免费下载
小程序
小程序
小程序
交流群
交流群
交流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