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动态与影响分析【附关键时间节点】

MIC跨境全链路
出海网跨境电商
关注:公众号
出海网跨境电商
2025-04-15 16:32:47
2025年2月1日,特朗普政府以中国未管控芬太尼原料出口为由,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关税,并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政策。中国随即对美煤炭、液化天然气等商品加征关税。2月7日,特朗普恢复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政策,但强调为临时措施。3月3日,美国将中国商品关税提升至20%,并对加拿大、墨西哥商品加征25%关税。中国随后对美农产品加征关税。4月2日,美国宣布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0%基准关税,并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34%关税,总税率达54%。中国迅速对等反制,加征34%关税,并实施稀土出口限制。4月8日,美国将中国商品税率提升至84%,总税率达104%。中国再次对等反制,将税率提升至84%,并扩大对美企制裁。4月10日,特朗普宣布将中国商品关税提升至125%,累计税率达145%。中国随后将税率提升至125%,并强调若美方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同日,美国免除部分中国消费电子产品的对等关税。

中美关税时间线梳理

2025年2月1日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美国以【中国没管好出口的芬太尼原料,从而导致美国毒品泛滥为由】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关税(综合税率20%),并取消T86清关政策(即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政策原定于2月4日生效。

2025年2月4日

中国对美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等加征10%关税。

2025年2月7日

特朗普紧急签署修正案,恢复T86政策,允许800美元以下包裹继续免税清关,但强调此为“临时措施”,需待海关系统升级后再全面征税。

2025年3月3日

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关税从10%提升至20%。对加拿大墨西哥进口商品25%关税生效。

2025年3月4日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自2025年3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鸡肉、小麦、玉米、棉花加征15%关税,对高粱、大豆、猪肉、牛肉、水产品、水果、蔬菜、乳制品加征10%关税。

2025年3月12日

美国对中国钢铝进口关税提升至25%。

2025年4月2日

美国宣布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0%“基准关税”。针对中国输美商品,额外加征34%的关税,于4月9日生效。使得中国输美商品总税率达到54%。(这是自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华发动贸易战以来的第二轮大规模攻势。)

2025年4月4日

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自4月10日起对美国商品加征34%关税,与美国税率对等。同时,立即实施稀土出口限制,并扩大对美企制裁范围。(稀土作为战略资源,直接冲击美国高科技和军工产业供应链)。

2025年4月8日

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由34%提升至84%,总税率高达104%,试图以超高压迫使中国让步,自4月9日生效。

2025年4月9日

中国宣布自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美商品税率从34%提高至84%,并新增12家美企至出口管制名单、6家至不可靠实体清单

2025年4月10日

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宣布,立即将原产于中国的进口商品关税提升至125%。加之自3月初以来已经实施的20% 所谓芬太尼问题施加的关税,累计关税已达145%。对未反制美国的75个国家暂停90天额外关税,仅保留10%基准税率,试图孤立中国。

2025年4月11日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发布公告:自2025年4月12日起,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由84%提高至125%。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中美关税动态与影响分析【附关键时间节点】

同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更新了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规定:美国免除对计算机、智能手机、路由器、芯片制造设备、无线耳机等消费电子产品进口的对等关税,其中包括从中国进口此类商品征收的125%的对等关税。

02事件分析

1、事件背景与核心冲突?

【美方行动】

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以“对等关税”为由,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34%关税,叠加此前税率后总税率达54%;随后威胁进一步升级至125%,并针对小额包裹大幅提高税率(如每件包裹关税从25美元增至150美元)。

【中方反制】

中国迅速对美商品加征对等关税,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名单,11家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并通过WTO机制起诉美方单边主义行为;且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2、对于双方经济影响?

【美国经济压力】

①通胀加剧

美国3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5%,关税进一步推高进口商品价格,可能使通胀长期化。

②企业成本上升

美国企业面临4330亿美元的额外成本,依赖中国供应链的行业(如电子、汽车)或被迫减产或涨价。

③衰退风险

穆迪预测美国经济衰退概率升至40%,贸易逆差扩大至1.21万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50%)。

【中国经济韧性】

外贸分散化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和东盟市场分散对美出口依赖,2024年对美顺差仍升至3610亿美元。

②内需与产业升级

超大规模市场、新质生产力发展(如新能源、半导体)和开放政策支撑经济抗压能力。

3、对于全球供应链与贸易体系冲击?

①供应链重构

美国试图重塑全球产业链(如推动制造业回流或转向越南印尼),但短期内难以替代中国5200亿美元对美出口规模。

②多边规则受损

美方单边关税违反WTO最惠国待遇原则,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削弱多边贸易体制权威性。

③全球经济衰退风险

若关税战持续,全球贸易可能萎缩(类似1930年代《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效应),拖累各国经济增长。

4、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

①直接成本上升

A.美国对华商品加征的高额关税(如总税率达54%至125%)直接推高出口成本,削弱价格竞争力。

B.小额包裹关税飙升(如每件从25美元增至150美元),对跨境电商、小商品出口企业冲击尤为严重。

②订单流失风险

A.美国进口商可能转向越南、墨西哥等替代供应链,导致中国出口企业订单减少。

B.部分依赖美国市场的行业(如电子、纺织)面临产能过剩压力。

③供应链波动

A.全球产业链调整加速,企业需应对原材料采购、物流中断等不确定性。

B.关键零部件进口受限(如半导体)可能影响高端制造企业生产。

汇率与资金压力:

A.人民币汇率波动增加汇兑风险,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

B.美国客户付款周期延长或违约率上升,加剧现金流紧张。

合规风险:

A.美国实体清单、出口管制等限制措施扩大,企业需应对更复杂的合规审查。

⑥就业压力增大:

A.随着出口企业订单下滑,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它们通常对订单量高度敏感,企业不得不考虑降低员工工资或实施裁员以降低运营成本。由此导致的就业机会收缩,进一步影响整个行业的就业市场稳定性。

5、对中国出口企业的针对性建议?

①市场多元化:

A.开拓新兴市场:借助“一带一路”合作机制,扩大对东盟、中东非洲等地的出口。

B.深耕国内市场:通过消费升级政策,将部分出口产能转向内需市场(如绿色家电、智能设备)。

②供应链优化:

A.本地化生产:在东南亚、墨西哥等关税友好地区设厂,规避贸易壁垒(如比亚迪在泰国建电动车基地)。

B.分散供应商:建立多源化采购体系,降低对单一地区原材料的依赖。

③产品升级与创新:

A.提升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产品(如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减少低端商品依赖。

B.技术自主化: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卡脖子”技术(如芯片、工业软件),增强国际竞争力。

④风险对冲与管理:

A.汇率锁定:通过远期结汇、外汇期权等工具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B.合规体系建设:聘请专业团队应对美国出口管制,避免触碰“实体清单”红线。

⑤数字化转型:

A.跨境电商升级:利用中国制造网等跨境电商平台拓展海外直销渠道,减少中间环节成本。

B.智能制造改造:引入自动化、AI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对冲人力成本上升压力。

⑥长期战略思考:

A.外循环:通过技术升级和品牌化,巩固全球产业链地位。

B.内循环: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形成“研发—生产—消费”闭环,降低外部冲击影响。

【关键提醒】

中美博弈长期化背景下,关税战本质是综合国力竞争,企业需与国家战略协同,在危机中捕捉转型升级机遇。

相关文章

全球不确定时代,中国出海人的确定选择在哪?

全球市场正经历结构性震荡,跨境电商进入精细运营期。2024年超级政治年,全球多国大选将带来更强的本地主义、更高的贸易壁垒和更复杂的合规风险。中国电商平台面临多国限制,传统靠平台红利的玩法正在失效。成功企业如SHEIN、ANKER等,凭借供应链整合、品牌理解力和合规落地能力,以及数字能力系统的支撑,逐步扎根海外。未来,跨境电商不仅是“出去”,更是“站得稳、看得远、走得深”,是中国制造从“出口”转向“经营”的过程。
AI跨境外贸
2025-05-01 14:16:00
全球不确定时代,中国出海人的确定选择在哪?

2025 年 4 月美国热门趋势话题大盘点

2025 年 4 月美国热门趋势话题涵盖多领域且具长期增长潜力。AI 人声消除器、羊毛绒床、AI 代码助手等位列前十,其中 AI 人声消除器五年搜索增长 9500%,能分离音频人声;羊毛绒床因独特面料受青睐,搜索增长 8600% 。
小海
2025-05-01 09:33:36
2025 年 4 月美国热门趋势话题大盘点

跨境电商的 “去技术化” 时代来了

在亚马逊跨境电商领域,许多卖家过于沉迷于运营技巧,如新品快速上首页、降低ACOS等,而忽视了供应链与选品的内功。电商运营技术本质上是信息差,易模仿且缺乏壁垒,真正决定店铺生死的是供应链成本控制能力、选品战略眼光、合规风控体系及品牌溢价能力。此外,许多卖家纠结于流量渠道,而模糊了用户价值核心,忽略了产品本身能否真正解决用户痛点。人才是亚马逊团队最核心的资产,专业能力支撑着爆款打造、风险防控和品牌建设。亚马逊的第一性原理是产品力+本地化,卖家应专注于为用户提供高性价比、高匹配度的产品,并确保本地化体验无死角。在去铺货化的浪潮中,卖家需在系统建设上沉淀资源,内功深厚才能成为真正的跨境电商高手。
鱼粉是个小人物
2025-05-01 09:00:00
跨境电商的 “去技术化” 时代来了

几美元的钥匙扣在TikTok火了,销量突破10万件!

在 TikTok 爆火的女士钥匙链,其售价 3.96 美元,所属店铺为 YUM2000,类目是时尚配件 > 平价饰品 > 钥匙扣。自 2024 年 8 月上线以来表现亮眼,截至目前累计销售超 10 万件,累计 GMV 近 60 万美元。 2025 年 4 月 14 日,博主 @goodnesshavens 发布的 25 秒推荐视频成为爆火契机。视频主题契合教师节消费需求,引发关注。4 月 16 - 25 日,该钥匙链销量达 1.75 万件,销量增长率超 1300%,单日最高销量突破 3500 件,跻身 TikTok 美国时尚配饰类目销量榜第二位。 这款钥匙链爆火的原因除了时尚实用,还在于满足了 “情绪经济” 需求,契合 Z 世代追求情感共鸣和个性表达的消费心理。在 TikTok 上,#Keychain 话题视频总曝光量 84.39 亿次,相关视频超 140 万个。这表明在电商平台,能触动消费者情感的产品更具竞争力,卖家和品牌需重视与用户的情感连接。
Kalodata研究院
2025-04-30 11:50:32
几美元的钥匙扣在TikTok火了,销量突破10万件!

逆袭登顶德国TikTok销量榜首!Z世代的复古潮流,上架即卖爆!

来自德国本土店 Melcam 的带防抖功能的紧凑型儿童数码傻瓜相机,刚上架便登顶德国 TikTok 周销量榜,短短几天售出 1500 件。该相机所属店铺主营手机和电子产品 / 相机和摄影 / 傻瓜相机类目。 德国 Z 世代(18 - 25 岁群体)是 TikTok 主要用户,他们在复古物件中寻求 “慢美学”,对 90 年代和 2000 年代初的流行文化充满向往。话题标签 #RetroLook 在 TikTok 拥有 92 万多个作品,傻瓜相机凭借独特美感、防抖功能与低像素滤镜,契合他们记录 “不完美之美” 的需求。 此外,德国人的生活习惯、教育理念及家庭观念也推动了该相机的热销。德国人热爱户外活动,家庭观念强,重视孩子全面发展 ,且有在儿童传统节庆准备礼物的习惯。这款相机的爆卖揭示了将文化基因、情感需求与技术创新融入产品的商业逻辑,为未来产品开发与营销提供了启示。
EchoTik
2025-04-30 11:42:43
逆袭登顶德国TikTok销量榜首!Z世代的复古潮流,上架即卖爆!
免费下载
免费下载
小程序
小程序
小程序
交流群
交流群
交流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