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 Temu 卖家来说,选品是决定店铺生死的关键环节。想要在海量商品中找到潜力爆款,离不开实用的选品工具辅助。本文将详细介绍 Temu 常用的选品工具,包括免费工具、付费工具及辅助分析工具,附具体使用方法和技巧,帮助卖家高效选品、少走弯路。
1. Temu选品助手
Temu选品助手是专为平台卖家打造的选品工具,可直接在 Chrome 应用商店搜索下载,是新手起店的 “入门神器”。其核心功能聚焦于销量分析、市场验证两大维度,操作简单却实用性极强。
入口:https://www.Temushuju.com/goods/hot-sale
它的核心用法有两个:
(1)通过插件查看销量
刚开店的卖家,可以重点关注 “新店热销” 和 “大卖新品” 板块。建议筛选上架时间在最近一个月、销量在 1000 以内的产品 —— 这些都是已经被平台验证过有市场需求的款。具体销量区间推荐 300 到 1000(或 1500),毕竟销量越高的产品,竞争往往越激烈,新手很难突破 “强者恒强” 的局面。
(2)验证同平台的市场情况
用数据筛选出潜力款后,还要看同款商品的在线数量和销量数据,再决定是否上架。通常来说,符合这两个条件的算是不错的选择:同款在线数量少于 6,且上架一个月内的链接平均销量超过 100。
2. Temu站内机会/站内榜单跟款
在机会商品里,要重点留意 “站内稀缺” 和 “潜力商品”—— 这些品在平台内数量少,还能拿到官方的流量扶持,性价比很高。
具体操作可以这样:先自己查一下站内同款的数量(这类品大多要么找不到同款,要么数量特别少),再结合亚马逊的销量数据来判断要不要上架。
这里可以用亚马逊卖家精灵,查数据很方便。
举个例子,像上面图里的这个机会商品,站内没有同款,亚马逊上每月能卖 1000 多件。再对照 1688 的拿货价,这个产品(重量 2-3kg)单个 SKU 的成本大概 10 元,要是做成两个装,加上打包和贴标的成本,总成本差不多 21 元,算下来利润率大概率能超过 30%,这种就可以直接上链接核价了。
核价通过后会自动报名,要是不放心,也可以再进机会商品的报名页面手动点一下报名(只要上架没问题,机会商品页面会自动抓取你的商品链接)。
特别要注意的是,报名机会商品一定要严格符合要求:商品类目、尺寸、SKU 规格必须完全一致,不然就拿不到官方的流量扶持了,这点千万别马虎。
3.Jungle Scout、卖家精灵
Temu 与亚马逊的消费群体有一定重叠,通过监测亚马逊爆款,可反向挖掘 Temu 的潜力款。
Jungle Scout:支持同时监测亚马逊和 Temu 的竞品数据,包括销量趋势、价格波动、评论关键词等,能快速定位跨平台热销的共性产品。
卖家精灵:重点用于查看亚马逊商品的月销、客单价及竞争度,辅助判断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如上文提到的 “Temu 机会商品 + 亚马逊月销 1000+” 组合,就是可靠的选品逻辑)。
4.Thunt-Temu(Google 插件)
完全免费的 Google 插件,功能虽基础但足够新手入门使用,可查看产品销量、上架时间、品类 GMV 及店铺总销量等数据,适合预算有限、刚接触跨境电商的卖家。
5. 社交媒体趋势工具:Instagram、Google Trends
Instagram:通过搜索品类相关热门话题(如 #HomeDecor、#PetGifts),分析高互动帖子的产品特征,挖掘符合海外用户审美偏好的选品方向。
Google Trends:查看关键词的全球热度趋势,判断产品是否具有季节性或长期需求,避免选到短期热潮后迅速过气的商品。
1.规避高风险品类:新手慎选带电产品(含电池)、SKU 复杂类(手机壳、服饰鞋履)、易碎品(玻璃、陶瓷)、医疗美容用品、液体 / 挥发类产品,这类商品合规要求高、物流成本高,易踩坑。
2.警惕低评分商品:选品时若发现产品评分<4.5 且评论数>10 条,说明存在明显质量或体验问题,建议放弃。
3.注意特殊资质要求:花草树木类产品可能被判定为 “活物”,需额外资质;首饰类、食品接触类(油壶、零食盘等)产品也需提前确认资质,避免上架后被下架。
以上就是 Temu 常用的选品工具及使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