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妆征服欧洲市场:集合店模式打开全球化新思路

出海网
出海网跨境电商
关注:公众号
出海网跨境电商
2025-08-30 15:58:35
中国美妆品牌正通过集合店模式加速全球化布局,近期巴黎快闪店"颜YANLAB"在16天内展示172款产品引发关注。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化妆品出口同比增长22%,功能性护肤品和小众香氛成为增长最快的品类。不同于传统跨境电商单品牌出海,集合店模式通过多品牌协同展示形成规模效应,有效降低海外消费者的尝试门槛。在欧美市场,中国美妆正从"性价比"标签向"创新力"转型,TikTok上"平价奢华""亚洲护肤"等关键词搜索量显著上升。面对欧盟严格的1600余种成分禁令,中国品牌需在配方合规性、文化适配度和价格策略上做好平衡,集合店则为品牌试水海外市场提供了低风险平台。

东方美妆征服欧洲市场:集合店模式打开全球化新思路

在刚刚开播的综艺《巴黎合伙人》中,六位明星组成的团队在巴黎市中心,经营一家名为 “颜YANLAB” 的美妆快闪店。短短16天内,这家快闪店陈列了12个国货美妆品牌、172款产品,吸引了众多当地消费者打卡体验。虽然这档综艺的本质是娱乐内容,但它却意外地将“中国美妆集合店出海”的话题推向了公众视野。

东方美妆征服欧洲市场:集合店模式打开全球化新思路

图源:芒果TV

过去十年,中国美妆品牌早已通过跨境电商、代购渠道、海外代理商等方式进入欧美、东南亚和中东市场。但像“集合店”这样整体落地的模式,尤其是在巴黎这样时尚与美妆的全球舞台中心,还是第一次。

它不仅是一场综艺实验,更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国美妆在出海模式上的新探索。

能否通过集合店这种更体系化、更场景化的方式,撬动海外市场认知,从“单点突围”走向“集体破局”?

01、中国美妆出海的现状与前景

如果说《巴黎合伙人》只是一次短期的综艺尝试,那么支撑它背后的现实逻辑,则是中国美妆产业庞大的内生力量和海外市场潜力。

2024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已突破 6700亿元人民币,其中护肤品占比接近50%。与此同时,跨境电商出口的美妆产品增速明显。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通过跨境电商出口的化妆品同比增长超过 22%,其中东南亚、中东、欧美成为主要增量市场。

东方美妆征服欧洲市场:集合店模式打开全球化新思路

图源:pixabay

而从品类结构看,护肤、彩妆依然是出海主力,但新品类的崛起尤为明显。例如,功能性护肤、小众香氛、美妆工具,正逐渐成为跨境平台上的爆款。

以亚马逊为例,2025年上半年,中国卖家在美妆个护类目的销量同比增长超过 30%,其中香氛蜡烛、卸妆油、修护精华类目增长最快。

在海外社交媒体上,中国美妆也正在从“性价比代表”向“潮流创新”转型。

近年来,TikTok上与“中国美妆”相关的话题关注度显著上升,其中被频繁提及的关键词包括“affordable luxury(平价奢华)”“new ingredients(新成分)”“Asian skincare(亚洲护肤)”。这意味着,在海外消费者心中,中国美妆已逐渐摆脱“低价代工”的标签,开始被认知为一个具有产品力和文化调性的赛道。

换句话说,行业的基底已经成熟。中国美妆出海不再是星星之火,而正在走向规模化、品牌化和模式化的新阶段。

02、美妆集合店的产业逻辑

集合店并非新概念,而是在全球范围内多次被验证的一种零售模式。

日韩的代表是 Olive Young。它以药妆与美妆相结合的形式,依靠大规模SKU与线下体验形成消费黏性,在韩国已成为年轻女性“逛街必去”的标志性场所。

东方美妆征服欧洲市场:集合店模式打开全球化新思路

图源:oliveyoung

欧美则有 Sephora、Ulta Beauty 等,它们通过精细化陈列、专业导购与高端选品,既服务了国际大牌,也孵化了不少新兴独立品牌。

集合店天然兼具“展示平台”与“销售终端”的双重功能,它既是零售渠道,也是品牌孵化器。

在陌生市场里,单打独斗的中国品牌往往要花费大量营销成本去教育用户,而集合店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点。通过“国货专区”或“新锐品牌集合”的形式,让多个品牌的曝光相互叠加,形成一种整体性的背书,消费者在进入店铺的那一刻,就更容易接受和尝试。

与此同时,集合店在供应链与渠道效率上的优势也逐渐显现。集中采购、统一物流和运营,不仅分摊了仓储、运输与退换货的成本,还能提升整体毛利率。

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天然带有孵化效应。对于新锐品牌来说,只要进入集合店货架,就有机会借助店内流量和产品组合的互补,迅速完成从“被看见”到“被购买”的转化。

东方美妆征服欧洲市场:集合店模式打开全球化新思路

图源:unsplash

更值得关注的是,此时正是集合店出海的窗口期。

近几年,海外消费者对新品牌的接受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高。许多本地零售商格局发生变化,市场空出了更多位置,也为新兴品牌创造了切入机会。

与此同时,跨境电商和社交媒体的普及,让一种全新的消费路径逐渐成型:先在社交平台被“种草”,再通过集合店完成体验,最后借助跨境电商实现复购,线上线下形成了完整的闭环。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美妆在供应链和研发上的速度优势,为这一模式提供了坚实支撑。国内工厂往往能在短短几个月内完成一款新配方的研发与量产,而欧美传统品牌的迭代周期可能长达一年甚至更久。这种“快速上新”的能力,恰好与集合店SKU丰富、更新节奏快的逻辑完美契合。

03、中国美妆的出海考验与机遇

把集合店开在巴黎,并非一次偶然的选择,而是一次极具战略性的落子。

巴黎不仅是浪漫之都,更是全球美妆产业的塔尖。从欧莱雅到LVMH,这里坐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美妆集团;从时装周到各类美容沙龙展会,这里不断输出潮流与话题。

东方美妆征服欧洲市场:集合店模式打开全球化新思路

图源:芒果TV视频号截图

对于中国品牌而言,选择在巴黎首发,并非追求即时销量,而是一种品牌战略投资。以一个高光事件向行业和消费者宣告,“中国美妆已不再只是代工厂的代名词,而是可以在全球舞台直接对话的品牌群体”。

《巴黎合伙人》利用明星效应,不仅带来流量,更带来一种信任感。对于尚不了解中国品牌的法国消费者而言,明星本身是一种文化符号和背书,降低了他们走进门店、尝试产品的心理门槛。

如果说以往的国货美妆出海是“默默地卖货”,那么这一次,它们是带着故事和符号走出去。

当然,出海挑战并没有因为综艺包装而消失,反而因为站在巴黎这样一个舞台而更加凸显。

1、成分合规:严苛的欧盟标准

欧盟是全球化妆品监管最严格的地区,禁止使用的化妆品成分超过1600余种。对于中国品牌而言,这意味着必须针对欧洲市场进行配方调整、额外的安全评估与注册备案。

2、文化偏好:消费习惯的差异

欧洲消费者长期受天然护肤理念影响,更看重产品成分的纯净与环保。他们倾向于“裸妆感”,而不是夸张的彩妆效果。这与国内市场近年来流行的“高饱和度眼影”、“精致全妆”存在一定差距。如果品牌不能因地制宜,容易在定位上失焦。

3、价格定位:价值认知的两难

国货美妆以性价比著称,但在欧洲市场,过低的价格可能被解读为“低质”,而一旦定价过高,又会与本土大牌正面冲突,丧失原有优势。如何找到一个“既能体现品质,又不过度冒进”的价格区间,是出海的一道必答题。韩国品牌Innisfree、The Face Shop 当年进入欧美市场时,正是因为定价策略摇摆不定,导致品牌定位模糊。

这场“巴黎实验”本质上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卖货行为,而是一次面向全球化的预演。

通过一次高度曝光的集合店实践,中国美妆开始尝试以品牌群体的姿态进入全球视野,并检验自身能否经受住最严苛的市场考验。

中国美妆出海正经历着从短期流量爆发到长期市场深耕的转变。从跨境电商到线下集合店,从代工贴牌到自主品牌,从价格竞争到价值竞争,中国美妆正持续在全球市场上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

《巴黎合伙人》中的快闪店可能只是短暂营业,但它所预示的中国美妆出海浪潮,将会持续涌动。未来,将有更多中国美妆品牌带着东方美学和科技实力,在全球美妆市场写下中国名字。

中国美妆出海之路漫漫,但前景可期。

相关文章
玄学商品出海新蓝海:中国卖家如何用东方神秘学撬动全球市场
中国跨境品牌Buddha Stones以藏传佛教文化为核心,将手串、天珠等产品赋予"转运""护佑"等情感价值,实现30-100倍高溢价,年销售额突破800万美元。该品牌创始人通过西藏文化IP打造,将成本不足1美元的红绳手链定价30美元,3700余款SKU覆盖手链、唐卡等品类。另一品牌Karma and Luck则将风水元素融入珠宝设计,70-2000美元的水晶风水树年营收达1610万美元。数据显示,亚马逊平台水晶制品售价是1688批发价的数十倍,印证了玄学商品的情感溢价能力。这类产品精准切中全球年轻人精神消费需求,通过文化赋能实现低成本高溢价,为跨境卖家提供了差异化竞争的新思路。
跨境派
2025-08-30 16:21:44
玄学商品出海新蓝海:中国卖家如何用东方神秘学撬动全球市场
最新欧盟化学品监管:POPs法规对企业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欧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法规》(Regulation (EU) 2019/1021)自2019年7月15日起实施,全面禁止或限制包括DDT、PCBs、PBDEs等在内的POPs物质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法规将管控物质分为禁止清单(附录I)、限制清单(附录II)和释放减少清单(附录III),要求企业确保原料及产品不含被禁POPs,对限用物质需符合豁免条件并提供合规声明。企业需建立从原料采购到废弃物管理的全流程合规体系,特别关注电子电器、化工、纺织和塑料等行业中的阻燃剂、PFAS等高风险物质。随着UV-328等新增物质被纳入管控,欧盟正强化市场抽查和边境管控,企业应密切关注法规更新,及时调整生产和供应链策略。
雅玛森跨境
2025-08-30 15:53:20
最新欧盟化学品监管:POPs法规对企业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网红咖啡品牌Chamberlain Coffee:如何用社媒营销实现年销3200万美元
由YouTube网红Emma Chamberlain创立的Chamberlain Coffee品牌,通过精准定位Z世代消费群体,在短短4年内实现年销售额3200万美元。该品牌成功融合创始人1200万YouTube粉丝的流量优势与多平台营销策略,在TikTok创下5.12亿次话题观看量,Instagram积累55.9万粉丝。产品开发聚焦便捷冷萃咖啡和即饮饮品,通过"去广告化"的内容营销和达人合作实现高效转化,同时利用独立站的优惠捆绑策略缩短用户决策路径。数据显示,全球咖啡市场正以6.2%的年增长率扩张,Chamberlain Coffee抓住年轻消费者追求社交价值和身份认同的特点,成为DTC模式的成功典范。
兔克出海
2025-08-30 14:49:52
网红咖啡品牌Chamberlain Coffee:如何用社媒营销实现年销3200万美元
OEM转型跨境:如何用供应链优势打开加拿大市场
拥有数十年OEM经验的"梁姐"成功转型跨境电商,在亚马逊加拿大站实现年销售额70-100万美金。其核心策略包括:利用代工经验选择真皮工作手套等竞争较少的品类切入市场;通过数据监测发现美国品牌44.99美元的新面料手套后,快速推出14.99美元同类产品形成价格优势;深度分析用户评论改进产品,如针对"袖口漏风"评价开发保暖升级款;采用"天气驱动"广告策略,在气温骤降时快速增加预算抢占流量。同时依托FBA物流优势和海外仓协同备货,有效应对加拿大冬季物流挑战,为季节性产品提供稳定供应链支持。
跨境必读
2025-08-30 14:34:01
OEM转型跨境:如何用供应链优势打开加拿大市场
分享
复制
免费下载
免费下载
小程序
小程序
小程序
交流群
交流群
交流群
回到顶部